- 主题:欧洲文明中心为何北移
怎么可能,这样的话苏格兰民族的人支持独立的比例更少了。毕竟公投才45%支持……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欧洲人的思路和中国不一样
: 当年苏格兰公投,有48%英格兰人支持苏格兰独立,剩下52%也不是反对,很多是无所谓。我问了我公司几个英国人,都觉得无所谓,反正不影响自己赚钱。这在中国不可思议,不可能有一半中国人,支持某个地方独立吧。
--
FROM 222.131.246.*
岭南主要是热带,瘴气横行,不主要是地理原因。秦岭,巴山都比阿尔卑斯难爬,秦不用统一就吃掉了。
【 在 simao 的大作中提到: 】
: 离初始文明中心近啊,然后才慢慢开发其他地方。
: 中国也是一样,先开发黄河流域,然后才开发长江流域。
: 自然条件好的地方,植被茂盛,交通就相对不便。
: ...................
--
FROM 222.131.246.*
所以,根本不是日耳曼聚居区自然条件恶劣,而是植被茂密,自然条件很好,人口众多,原始生产条件下能这么多人口,全世界绝无仅有。罗马啃不下来,人家一堆一堆的部落,想斩首也没用,打吧,人家那儿到处森林谷地,根本没个空地儿让大兵团摆方阵,就算能打赢,也不是惯常的单方屠杀,赢了,人家到处一蹿就消失在森林中,你咋追咋屠杀啊?败了可倒好,四面八方黑森林,逃进去全给咔嚓了也没啥响动,悄无声息了。所以,军事上胜败得失不成比例,蛮族又人口巨多,慢慢杀没啥效果,根本无解。
【 在 branco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马略军事改革这段,不是罗马不想占领日耳曼,而是打不过日耳曼。罗马对日耳曼一直处于防守状态。
--
FROM 222.131.246.*
45%是苏格兰境内啊。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45%,我说的48%,其他威尔士比北爱的不知道,就是差不多一半人支持苏格兰独立啊
:
--
FROM 222.131.246.*
你这等于说英格兰人比苏格兰人更支持苏格兰独立,不符合常理。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苏格兰45%支持独立,调查是48%英格兰人也支持苏格兰独立,剩下北爱 威尔士没统计,这不是差不多一半英国人支持苏格兰独立
:
--
FROM 222.131.246.*
人家四散进森林咋追?有草原平原(稀树)好追么?就算山地,提前埋伏占据制高点,包饺子的也不乏战例。比森林更不好追的你说个地方?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不成立。任何作战都存在打赢了追人追不到的情况。日耳曼聚居区已经是世界上屈
: 指可数好追人的地理了。
:
: ...................
--
修改:bocaj FROM 222.131.246.*
FROM 114.254.3.*
你也配提历史?配提转进?日耳曼人地区不都是森林,不是不是森林。谁也没说都是森林。说森林对战斗的影响,也不知道谁转进到日耳曼人地区是不是森林。
既然你要转进,还号称要谈历史,那日耳曼尼亚分为两个部分,即莱茵河往西及南端的小日耳曼尼亚和莱茵河东侧的大日耳曼尼亚。这里山林遍及是著名的蛮族黑森林,见诸各类史料。日耳曼尼亚这个词来源于高卢语,小日耳曼尼亚分成下日耳曼尼亚(等同于当今低地国家的南边)和上日耳曼尼亚(等同于当今的法国和荷兰的阿尔萨斯区服)。而大日尔曼尼亚对于罗马帝国是个破灭的梦想,后来奥古斯都以莱茵河和多瑙河为借助创建起帝国的界限,彻底不打莱茵河以东的主意了。跨过日耳曼尼亚罗马人控制的地区,罗马人将会看到一望无际的森林,森林之间时不时会有地面上高出了数十上百米的小山丘挡住视线,但总体来说,这里是一片平地,上面布满了相对耐寒的植物。在部分地域成长着一些山峰,但这些山峰谈不上成为阻隔地域的条件。日耳曼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个体。从北海边界到阿尔卑斯山北麓的漫长连线对罗马人来说都太过危险,而碎块化的地域打破了帝国军团能够一击毙命的传统。征服日耳曼人的居住地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日耳曼人的入侵路线几乎是确定的。高卢地区是日耳曼人最期待入侵的地方,因此在高卢的东部边界,一批行省成立,更像是为了巩固防御而非发展经济。雷迪亚行省和诺曼库姆行省挡在阿尔卑斯山前,成为第三道防线。而对上下日耳曼尼亚来说,其担忧浓云密布,无不自东而来。一个弧线把日耳曼人的居住地隔开于领土。日耳曼人在黑森林中艰难度日。如果从地中海的马赛利亚出发向北前进观察高卢,从阿尔卑斯山北麓的山腰向北前进,经过雷迪亚,到达南德意志地区,那时这里仍是部落民们的天下。再向北,由于热量的减少,地表能够截留的能量已经不足以满足阔叶林了,针叶树大量地分布在北德意志,而也是由于缺少热量,农业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日耳曼人来说,生产满足不了人口的增加,而人口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掠夺可以通过同一件事来实现——抢劫。罗马帝国遏制日耳曼人抢劫进而征服的冲动,被莱茵河和瓦卢斯所阻碍,瓦卢斯丢掉的军团不只是宝贵的三万多人命,还有帝国扩张的可能。当然,当政令从罗马出发,经过宝贵的驰道,需要绕过山脉,林地,最终来到黑森林建立的要塞,本身也是效率低下的。森林地貌的影响不是你用可怜的脑容量想否认就否认的……形势对于高卢,潘诺尼亚乃至罗马的安全,这都是危险的。财政压力加重而奴隶获取减少,这是个危险的买卖。在其他战线的胜利能够缓解财政危机,而当中央自顾不暇时,这里所能得到的支持变少,日耳曼人入侵加剧,可以说就毁灭了帝国在西方大区的边防体系。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拐话题。说的是日耳曼聚居区,不是森林。日耳曼人吃啥喝啥?多学点历史,少看点电视。
:
:
--
FROM 222.131.246.*
日耳曼人具体人口估算没有任何依据,从记载上看,被认为众多,源源不断的涌来。但其实,罗马人口也没多少。西方历史上从来没有建立起关心全部统治人口的制度甚至概念,罗马即便加上拉丁公民,也没多少人口,在全部人口中比例有限,公民用来服兵役打仗。对其他人,统治只关心不要叛乱,各色外邦人做买卖之类要收税,其他的死活都无所谓。日耳曼人刚才我也说了,部落众多,区域阻隔,但对于罗马人是相对完整的个体,不好歼灭屠杀,到处都是,定期来抢劫,看起来源源不绝,人数众多。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耳曼在罗马帝国时代人口就是非常少。
: 后来逐步进入罗马疆域内人口才逐渐增长的。
: 你从哪儿得知日耳曼蛮族人口多的?
: ...................
--
修改:bocaj FROM 222.131.246.*
FROM 222.131.246.*
打滚有用么?日耳曼人多是罗马人记载,又不是我说的。高卢战记记载:“苏维汇人是所有日耳曼人中最大、最骁勇善战的一族,他们有一百个部,每年都从每一个部征召一千名武装人员到境外去作战,其余留在本土的,即从事生产,以维持自己和那些出征者的生活。同样,下一年就轮到他们出去参加战争,再由上年服役的人回家生产。这样,无论是种地还是作战的方略和技术、都不会荒疏掉。他们中间没有私有的、划开的土地,也不允许停留在一个地方居住一年以上。他们不大吃粮食,生活大部分都依靠乳类和家畜,特别着重打猎。”日耳曼人一支就能维持10万常备战斗人员……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谁?急成这样,考核发帖决定的工资么?
: 莫非我刚才回得贴该是回给你的,你是说日耳曼人多那个?
:
--
FROM 222.131.246.*
谁告诉你日耳曼人只有林地,广大的区域为啥不能承载一定人口,而且日耳曼人也有农庄,不是纯粹靠畜牧。匈奴还控弦30万呢,只不过中原人口更多而已。罗马觉得日耳曼人多毫无问题,记载明确。你反复转进,也好意思提脑子?日耳曼区域没有森林么?森林地貌对罗马征服努力没有影响么?自己扯不下去又来说日耳曼人口问题,问题是人家罗马人自己觉得多,人家不关心我也不关心你抬杠打滚。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假设你上过中学,会基本的算数。请问,这么些人,靠畜牧养殖生活,需要养多少牲畜,在树林子里,怎么个喂法。你觉得罗马人找他们难,还是他们找跑了牲畜难?会认字读书当然是好处,但是也得稍微动点脑子对吧。
:
:
--
FROM 222.13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