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马克思恩格斯竟然一起干过这事
巴黎公社的时候这货只会说风凉话,妥妥的远程革命家。
给多梅拉o纽文胡斯的一封信中(1881年2月22日),他重申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22页)。
【 在 anisotropic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马作为顶级政治理论家是站得住脚的,但也不是没有实操经验,虽然最终不成功
: 玩政治就要脑袋别腰带干活,这点老马显然懂
:
: ...................
--
修改:gongtsinese FROM 118.117.69.*
FROM 118.117.69.*
他们又没在伦敦组织歌名,都是用纲领让其他国家歌名。伦敦当局当然乐得看见其他国家乱消耗国力。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在伦敦组织歌名的话,天天拿着家族企业剩余价值玩高尔夫玩马术的恩亚圣和每年拿恩亚祖几百英镑剩余价值奢侈生活的马至圣和普鲁士海军大臣的女儿,是不是自己先把自己吊路灯?
(要知道当时英镑直接含黄金,远比现在的英镑值钱,当时几英镑就够应该普通工人家庭五口之家一年生活费,年花几百英镑相当于现在年花几百万吧。至于说马至圣把钱用于国际活动经费而非个人花销也说不通,因为他自己都靠恩亚圣转账,恩亚圣直接赞助活动经费就行了,没必要让马至圣到手一次浪费两次汇款手续费,恩亚圣的转账只能是给马至圣的生活消费,燕某是普鲁士海军大臣女儿,马至圣是知名大律师之子,他们生活奢侈完全符合逻辑)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凭什么没被驱逐、逮捕、辞退?
--
FROM 118.117.6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二十七卷 附录 马克思致比利时国王列奥波特一世(1845年2月7日)
兹有卡尔·马克思,系哲学博士,现年二十六岁,原籍普鲁士王国特利尔,愿偕其妻及一个孩子移居于陛下的领土,恳请陛下准予在比利时居住。[459]
深怀敬意地有幸成为陛下最忠实的仆人。
卡尔·马克思博士
注释:
[459]马克思的呈文没有得到答复。
1845年3月22日,马克思签署一份不在比利时发表任何有关当前政治问题的意见的保证(见本卷第457—458页)。——第623页。
——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舔着脸批判巴枯宁在俄国入狱后为了出狱给沙皇写悔过书。他自己预防进号子写这些就是权变,巴枯宁进了号子写这些就是沙皇间谍。做人咋就这么双标呢?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凭什么没被驱逐、逮捕、辞退?
--
修改:gongtsinese FROM 118.117.64.*
FROM 118.117.64.*
正是因为巴枯宁及其支持者经常歌名,马克思只是嘴炮远程歌名,所以马克思活动范围远比巴枯宁及其支持者大,所以马克思耍心机,把第一国际开会地点定在海牙,这样巴枯宁及其支持者来不了,一来海牙就会被荷兰国王逮捕,而马克思们荷兰国王则不鸟他,所以才能在巴枯宁及其支持者缺席会议的情况下开除他们。后来为了防止巴枯宁及其支持者卷土重来,所以才把国际总部迁到纽约,结果因为当时的通讯条件,导致自己也对国际失控了,所以才另起炉灶搞第二国际。
【 在 Oriphi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话,重点根本不在“冷嘲热讽”这4个字上,你说一大通,也无法掩盖19世纪无政府主义几乎和社会主义划等号的事实。
:
--
FROM 118.117.64.*
不过虽然巴枯宁把后面苏联和中国的状况都预测到了,但按他方法搞的无政府主义就是一直成不了事,所以最终人心散了。
这也可以说是所有左翼的悖论:要想搞歌名就必须集权,否则干不成事,但是集权了早晚会自己反自己。
【 在 Oriphi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话,重点根本不在“冷嘲热讽”这4个字上,你说一大通,也无法掩盖19世纪无政府主义几乎和社会主义划等号的事实。
:
--
FROM 118.1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