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宋朝很厉害,但是运气不好,开国到灭亡,没休息过一天
哪里提了燕云?怎么就说不要了?依据呢?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写的两朝城池依旧
: 就是燕云不要了啊
--
FROM 114.254.3.*
哪里说了不要了,幽云归属辽了?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意思有啊
: 说的依旧,那就是不要了啊
:
--
FROM 114.254.3.*
承认实控,承诺停火,怎么必然是承认领土归属?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帖子不说依旧了,不得征伐啥的
--
FROM 114.254.3.*
那也不是牺牲的多了能证明胜利啊。宋军也有将领阵亡,被俘啊。难道萧达凛身为主将,被击毙,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之前有个很长的帖子讨论过澶渊的形势,辽军连个瀛洲都拿不下来死伤万余,绕过多座要塞南下,澶州方面真宗亲帅京师禁军主力,和各地勤王军,二十余万,辽军背后定州大阵集结这边军主力十余万,分道深入辽境反攻的两只部队也已得胜班师,辽军军械给养根本断绝,前后均有敌军主力,硬攻澶州不是攻不攻下的问题(瀛洲都攻不下来,城大池深守军多十几倍的澶州还用想?),是到不到得了城下的问题,宋军早已背城列阵,萧达凛就是不知死活去探了下虚实,就被击毙,辽军形势危急,又主将阵亡,士气不振,该想的是能不能全身而去,不致被歼。宋仁宗就说不该议和,正是一举歼敌的好时机。其实,辽军这次入寇就是因为屡屡被宋军进攻,不胜其扰,本来真宗这年也是计划再次讨伐的,索性倾巢而出,直趋汴梁,以战逼和的意图明显。过程随不太理想,但结果足够理想,辽与宋其实是耗不下去的。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老还好意思说读历史?
: 就看现在俄乌冲突,俄牺牲了多少将军了,难道乌克兰胜了
: 您老人家不会要说,如果乌总统不是个演员,您老就能保证俄军全部葬身于乌克兰
--
FROM 114.254.3.*
你说谁是主将?这次是辽帝御驾亲征,除了皇帝和太后,谁更是主将?《辽史》载:“将与宋战,(萧)挞凛中弩,我兵(辽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
至于王超所部,坚守定州大阵并没有败亡,为何10余边军主力,不能在形势估计时考虑?当初辽众我寡,未能有所作为,其时并未丧师坚顿于敌后,且复招附近守军集结又有两路深入辽境部队已经得胜凯旋而归(之前连真宗都以为这俩支部队没有音讯,全军覆没了呢),实力大增,已不是当时仅仅8万,自顾不暇了,怎可知辽军受挫与澶州,回撤时还不动如山?况且,真宗了解前线情况后已严令布置。王超之前也属对辽作战经验丰富,战功有加,虽然这次事后被申饬,罢三路帅之职,但依旧出镇天雄军,算是颇为倚仗的一路大员,死后追封鲁国公,殊遇有加,并未深责,后世评价也不错。有什么不能指望的?当年汤恩伯在台儿庄不也前期多时不动如山?但台儿庄大捷也有其功劳。有什么奇怪的?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辽国皇帝太后亲征,萧不过一个南京统军使就成主将了?
: 还指望在定州不动如山的王超呢,“步军都虞候、天平节度使王超为三路统帅,无功,引兵赴行在,又违诏失期,上章待罪,上悯其劳旧,弗责。戊辰,以超为崇信节度使,罢军职,便道之任。始,超之败也,人心震摇,行营都监李允则劝超衰絰向师而哭,以解觽忿,复促超整师以进,上知之,赐允则诏书褒励焉。”
--
修改:bocaj FROM 222.131.246.*
FROM 222.131.246.*
你说萧达凛不算主将,谁更算啊?能让辽史哀叹“我兵失倚”?王超起码保证了定州大阵战略威胁,辽军没把握肯掉他那八万军队,放过南下,他的没有选择离开预订战场,怕风险,是有些怯战,但如果贸然出击,到人家预设战场,如果有失,就不可收拾了。辽军并没有击破正面宋军,也不顾后方深入的两路宋军,直趋黄河以震动汴京,以战求和策略明显,自己史书贴点金也属正常。但整体态势是前有宋军京师禁军主力,后有王超定州大阵边军主力,宋军班师的两路部队和集结的附近部队,勤王之师也在陆续云集,处于敌众我寡,前路被堵后方又有劲敌的境地,怎么看也是不妙。深入宋境唯一的战略目的就是促和,最后达成了。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继然贴辽史,就多贴点呗
: 以北院大王磨鲁古、太尉老君奴监北、南王府兵。庚戌,命楚国王隆祐留守京师。闰月己未,南伐。癸亥,次固安。以所获谍者射鬼箭。甲子,以青牛白马祭天地。丙寅,辽师与宋兵战于唐兴,大破之。丁卯,萧挞凛与宋军战于遂城,败之。庚午,军于望都。冬十月乙酉,以黑白羊祭天地。丙戌,攻瀛州,不克。甲午,下祁州,赉降兵以酒脯。祭天地。己酉,西平王李德昭遣使谢封册。十一月癸亥,马军都指挥使耶律课里遇宋兵于洺州,击退之。甲子,东京留守萧排押获宋魏府官吏田逢吉、郭守荣、常显、刘绰等以献。丁卯,南院大王善补奏宋遣人遗王继忠弓矢,密请求和。诏继忠与使会,许和。庚午,攻破德清军。壬申,次澶渊。萧挞凛中伏弩死。乙亥,攻破通利军。丁丑,宋遣崇仪副使曹利用请和,即遣飞龙使韩杞持书报聘。
: 王超就别尬吹了吧,之前望都之战就眼睁睁看着康保裔战死王继忠被俘。身为河北防务总负责人纵敌深入,当时宋廷南逃的呼声高涨不还是有他一份功劳,即便真宗到了澶州诏率军会合也是迁延不至
--
修改:bocaj FROM 221.216.116.*
FROM 221.216.116.*
北宋人口是辽的十倍,军队是辽得三倍有余,经济收入更是十倍不止。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把北宋 辽比成乌克兰 俄罗斯,恰当吗?
: 如果乌克兰 和俄罗斯两国,没有其他国家干涉,你觉得乌克兰能和俄罗斯签澶渊之盟?乌克兰早亡多时了
--
FROM 114.254.0.*
北宋人口是辽的十倍,军队是辽得三倍有余,经济收入更是十倍不止。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把北宋 辽比成乌克兰 俄罗斯,恰当吗?
: 如果乌克兰 和俄罗斯两国,没有其他国家干涉,你觉得乌克兰能和俄罗斯签澶渊之盟?乌克兰早亡多时了
--
FROM 114.254.0.*
善补性懦,守静。凡征讨,惮攻战,急还,以故战多不利。年七十四卒……你是说这个货么?应约,王继忠一个降辽的贰臣,怎么回事还用说么?倒是耶律善补干啥都不行,唯独他掌握和谈大势,真宗与王继忠接触在前,善补报告宋有意和谈在后,不难知道咋回事吧?辽军在之前号称三十多万,一路下来就算击破击退也有损失,瀛州吃了大亏,算下来减员十多万了,王超那是三路帅,边军主力,没损失多少,又有前述加强,真宗带来禁军主力,勤王之师四面云集,到底谁该哭啊?辽军不顾边军主力,不顾深入辽境的宋军,直趋黄河,是要斩首真宗么?真宗开始迟疑,怯战,准备迁都,其实很多是不了解前线情况,王超保存实力,其实也有道理,你绕开定州大阵,其实是战略上走不远的,为啥要上赶着去敌人的预设战场,一个小小的瀛州都攻不下,短时间伤亡数万,有啥可怕的?真宗开始是真不知道也不信这些,只是看着辽军一路到了河边以为挡了挡不住,进入辽境的两支部队也没起到牵制作用,以为是全军覆没了,同理,以为边军是不是也打残了?所以挡不住。以至于到了澶州有头一天还不敢过河到北城,不过靠前指挥是有好处,起码很快知道了,两只宋军凯旋已经到了敌后,王超这老小子兵力没有啥损失,会同一些他镇部队也有十多万,这才过了河,后面才有登城受拜,数十万宋军欢呼万岁声震数十里,敌“震怖”的事儿。形势到了这个份上,辽军其实是没法打了。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原文啊,南北院大王不比统军使之下吧
: 放过南下,朱友贞泪目了
: 辽促和?辽方是应约好吧?
--
FROM 222.131.246.*
邓艾肯定不是啊,正史上邓艾攻破江油等每次打仗都是人数多的一方,蜀军主力在剑门,成都平原都是保安性质的,根本打不过……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邓艾伐蜀是不是孤军深入,李存勖灭梁是不是孤军深入
: 您老人家动动脑子
--
FROM 222.13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