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你们争论半天,我就想问一个问题
其实我觉得关键区别是高温差距
材质的话,只是到了这个高温才能加工到这个水平
其实没啥本质区别。。。
【 在 wu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陶是粘土烧的,瓷是瓷土烧的
--
FROM 101.87.61.*
哈哈,你该不是说房顶的那种瓦片吧? 瓦片好象也不漏水的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瓦罐子比起来,还是要精细很多的。
: 不漏水,不易碎,易清洗
:
--
FROM 47.144.172.*
其实很简单,都是烧二氧化硅,
瓷就是把二氧化硅完全烧熔化成液态,再凝固。
这样就有致密光滑坚硬的表面,理论上是不透水透气的。
部分熔化,再凝固就是陶,由于是部分熔化,理论上是透气不透水的。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流氓
--
FROM 175.160.194.246
又三日行方孟铝胫涟矃炻薷国
——卷第十二,《大唐西域记》
【 在 swift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炻瓷
: 炻器大约源于公元前1400年的中国,17世纪出口到欧洲,这些由红到深棕色的炻器由德国、英国和荷兰相继复制和仿造。炻器这个名称来源于欧洲,原意是石器。日本人在翻译时为了表明它不是用石头加工成的,而是经过烧制的,所以加上‘火’字旁,写作炻器。炻器是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特点是坯体坚硬,机械强度较高。按原料所含的杂质,坯体可呈灰白到红棕色。炻器坯体的气孔率很低,其坯体细密坚硬,达到了烧结程度,炻器与瓷器的区别在于炻器坯体多数都带有颜色且无半透明性。因为 炻器 是致密的,所以上釉只是为了装饰。
--
FROM 222.131.246.*
你见过不带釉子的低级陶罐么?内外表面真的像瓦片。
但是如果你在罐子里装上水(或者酒)然后塞上罐口。等半个月后来看,基本会给你渗漏光。瓦片不是不漏水,是毛细渗水。只不过渗进的水在雨后阳光照耀下,慢慢地又渗回上表面然后蒸发掉。
【 在 hongyan2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你该不是说房顶的那种瓦片吧? 瓦片好象也不漏水的
--
FROM 111.30.223.*
没有那种理论。
纯二氧化硅烧融凝固后是玻璃。最典型的纯二氧化硅是石英,普通高纯度的二氧化硅是砂砾。二氧化硅的熔点很高,1700度左右,瓷器的烧制温度一般达不到这个温度,否则窑本身或许都烧塌了。
陶瓷的原料本身就不是纯的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只不过占一定比例(土壤里都含有一定比例),中间其他的杂质,有一部分杂质掺杂会让周围的二氧化硅降低熔点,但也不是全部均匀熔解,所以也不是均匀烧结。
越纯颗粒越粗大的二氧化硅的存在,会让熔化越不均匀,最后烧结成的固体越会有较粗孔洞。所以,许多陶瓷一开始都要淘洗陶(瓷)土,使之更加均匀细腻(越细,掺杂杂质分布越均匀,烧制的均一性越好)。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很简单,都是烧二氧化硅,
: 瓷就是把二氧化硅完全烧熔化成液态,再凝固。
: 这样就有致密光滑坚硬的表面,理论上是不透水透气的。
: ...................
--
FROM 111.30.223.*
见过
不过,我从没长时间在里面放过水
看着挺好玩的
花盆是不是就是种东西啊?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见过不带釉子的低级陶罐么?内外表面真的像瓦片。
: 但是如果你在罐子里装上水(或者酒)然后塞上罐口。等半个月后来看,基本会给你渗漏光。瓦片不是不漏水,是毛细渗水。只不过渗进的水在雨后阳光照耀下,慢慢地又渗回上表面然后蒸发掉。
:
--
FROM 47.144.172.*
陶,看胎,不是有釉就是磁。
--
FROM 112.65.1.*
就是这么回事。就看是不是烧透了。
没烧透是陶,烧透了是瓷。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那种理论。
: 纯二氧化硅烧融凝固后是玻璃。最典型的纯二氧化硅是石英,普通高纯度的二氧化硅是砂砾。二氧化硅的熔点很高,1700度左右,瓷器的烧制温度一般达不到这个温度,否则窑本身或许都烧塌了。
: 陶瓷的原料本身就不是纯的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只不过占一定比例(土壤里都含有一定比例),中间其他的杂质,有一部分杂质掺杂会让周围的二氧化硅降低熔点,但也不是全部均匀熔解,所以也不是均匀烧结。
: ...................
--
FROM 175.160.194.246
高岭土很特别
【 在 wu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陶是粘土烧的,瓷是瓷土烧的
--
FROM 101.8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