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巧合
等身这个成语,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是等身书,第二个是等身金。
A等身书:《宋史·贾黄中传》说,贾黄中年幼聪明,5岁时,父亲贾玭(pin2)每天让他立正,把书卷展开到跟他身高相等,他必须读到这一章为止,称为“等身书”。
B等身金:《旧唐书·郝玭传》说,唐名将郝玭,镇守西北边疆,勇敢无敌,吐蕃不敢进犯,赞普下令国人曰:‘有生得郝玭者,赏之以等身金!
巧合在于,等身这个成语就来自这两个典故;而这两个典故的主角的名字,都是玭这个生僻字。
--
FROM 5.10.138.*
你是用哪只眼看到“清朝”的?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朝文人的恶趣味。非洲野人部落互相打仗,赎酋长要等身金的多了去了。
:
--
FROM 5.10.138.*
在我面前谈版本,呵呵。
《旧唐书》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南宋绍兴年间越州刻本。晚一点是明嘉靖年间闻人诠刻本。清朝人的印本就是用这两个版本相互印证的。
《宋史》有元至正六年(1346年)杭州路刻印的至正本和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的成化本,明刻本也是按照元刻本的抄本刻印的,后来的版本大都以此为底本。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到的都是清朝存本翻印的。这是常识。
:
--
FROM 5.1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