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你们说元朝落后,郭守敬关汉卿马致远黄道婆算什么水平?
我感觉你才是有点精分。一说到现实政治,你就向往所谓思想、文化自由的美式制度。
说到历史,你就鼓吹压制思想、文化自由的满清。
总之,凡是对中国有利的,凡是中国的东西,你都反对,你才是为了黑而黑。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边强调科学,一边又在推崇科举,我看你精分得厉害,难道不知道科举就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最大得障碍么?
: 纯粹为了黑而黑。
: 何况元朝一共不到百年,一半以上时间都有科举,说得好像一直没有科举似的。
: ...................
--
FROM 114.254.1.*
科举是以考试选人的制度,考试内容可以因时而变啊。明末李之藻就考过天文,唐宋还考过算学。
科技追不上西方因为蒙元灭宋,科技倒退一次。然后满清愚民汉人的反动统治手段又给中国挖了个天坑,所以起点太低了啊。这有什么理解不了?
但是中国有儒家尊师重教、格物致知的传统,考试公平选人的机制。所以中国在走上发展正轨后,几十年时间就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科优秀人才。现代中国科技发展不可谓不快。卡脖子本质还是底子弱,但你要看到趋势。而且现在卡脖子被卡的已经是整个欧美世界集中攻关才有的极少量尖端技术。
比如最先进的光刻机和芯片产业链,光是美国自己也造不了。中国的目标是自己造,只有中国这种10亿人口级别的科技大国,才有这个可能。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考是科举?难道高考只考语文吗?难道参加高考只为当官吗?你到底懂不懂什么是科举哟
: 科举那么厉害,欧美那么差距,那怎么以前科技跟不上西方,现在也只能被卡脖子呢?
: 纯粹为了黑而黑,为了找所谓的优越感,不肯承认差距,连裹脚布的科举也要捧
: ...................
--
FROM 114.254.1.*
这段日子你发言不少了,没必要自己吞。你本事你都删了,要不然大家看了不言自明。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果然是自己是自恨,看别人正常的和自己不一样,都觉得有问题。
: 我什么时候“鼓吹”满清了?难道不和你一起瞎黑,就叫鼓吹?
: 我又什么时候向往美式制度了?你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哟。
: ...................
--
FROM 114.254.1.*
“思想钢印”
【 在 SaintShak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没有精分啊
: 无非就是中国不好而已
: 就一个勾股定理的帖子
: ...................
--
FROM 114.254.1.*
宋元(初)四大家,这事你得细想。蒙元比满清,缺点是野蛮更甚,好处是不会愚民、锁国,没满清那么阴险。我认为都不是什么好鸟。
关键就是看明和宋的对比,明朝前期科技文化显然是不如宋的,原因跟本朝类似,都是在前朝异族征服废墟上的复兴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蒙元灭宋,科技得到了发展。
: 宋辽金元四大家,两个是金朝人元朝人。而到了明朝,所有资料还在,没烧没禁。
: 这才使得明朝名不见经传的商人也可以有很高的数学水平。
: ...................
--
FROM 114.254.1.*
古代,具备人文、文化素质的知识分子,就是科学家的来源,你把读书跟搞科研对立起来,完全不成立。你看看古代哪个科学家不是读书人?晚明西学骨干全部都是读书人,日本搞兰学的先驱也是儒家知识分子,晚清搞洋务的,学西学的,闹革命的,都是传统知识分子领衔。
古代知识分子的出路就是科举,任何一朝,尊师重教,给知识分子地位,科技文化才会有发展。蒙元是很典型的反面。满清则是阴险,一边装作尊儒,一边搞思想镇压,闭关锁国,使得传统文化一直不能革新;其实危害更大,因为他活得更久。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根本就没搞懂,科举的关键是选官,让读书人聪明人都去为了官位而读书了。
: 考试内容当然影响也很大,什么考过天文考过算学,根本就不值一提,有谁是学这个而考上做官的?又有几个读书人去学这些了?千年来不都是学儒家经典嘛。
: 但是科举考试是为选官这点不改变,其实就是考数理化,也很难实现科技进步。因为学习不再是为了学知识学技能,而是为了考上好做官。
: ...................
--
FROM 114.254.1.*
徐光启大学士,李之藻、方以智、王徵都是进士,宋应星是举人。怎么都搞科研去了?这几个都是那个时代的科技前沿人物。
有了思想自由、文化繁荣、社会开放的大环境,精英知识分子就会钻研这些。古代职业划分还没那么细。日本西学先驱新井白石,自己首先就是幕府将军的近臣,就是个当官的。只有社会出现大量徐光启、新井白石这样有地位的、有科技思维、开放思想的知识分子,才能带动社会启蒙,让中日这种传统国家走向革新发展。
满清中国跟日本,差距就在这里。这种差距完全是满清反动的锁国愚民政策一手造成的,跟科举没有半毛钱关系。
你对历史认识太浅薄了,还是读者公知那套思维。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来源个p的科学家。读书人都去专研考试去了,考上了就去当官去了,还搞科研。。。
: 日本搞兰学的时候,可没有科举。如果当时日本有像中国一样的科举,我看日本知识分子才没空去搞什么兰学呢
:
--
FROM 114.254.1.*
你就是典型“思维钢印”。西欧人靠地中海古文明启蒙啊,有中东、古埃及几何学逻辑学打底,古希腊人发扬光大,西欧人离得近,有现成导师。西欧没有蒙元、满清洗劫奴役,没有满清思想镇压。
东罗马、拜占庭本来也是有文艺复兴希望的(本身就是古希腊直系传人,文化比西欧先进多了)。但东罗马被“欧洲大清”奥斯曼土耳其灭国奴役,所以东罗马也没戏了。这个道理对中国也一样。
综上,被落后民族统治是中国、东罗马这种文明古国,落后于西欧的关键原因。
英国人在1644年,有谁?那会儿欧洲科技还是靠意大利、法国人呢。俄罗斯、日本更没有人了。这些国家后面都超过大清了,怪谁?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问这些位于前沿的大科学家,都有什么前沿科技成果呢?
: 醒醒吧,17世纪都有牛顿力学微积分了,麦哲伦也早就环球航行了,还前言。。。
: 有科举在,就不会有你说的这些。一身都在学那几本书冲击独木桥,上去了之后又要为官。还想有科技思维,还要带动社会启蒙。你去穿越吧,可能有戏
: ...................
--
FROM 114.254.1.*
徐光启、新井白石这些社会启蒙先驱都是当官的,不明白吗?
什么叫社会启蒙先驱,就是靠这些有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来带动社会启蒙。晚明跟江户时代兰学兴盛的日本,完全是一个样子,但中国领先百年,被满清中断了而已。
古代跟现代相比,职业划分也不可能那么细,但是会随着社会变革而逐渐细分、现代化。就好比西欧的大学,一开始都是基督教神学院,后面随着科学发展就变成研究科学了。一旦开展了近现代的社会变革,中国自然会出现大学这种性质的东西,知识分子也会出现分化,出现政治家、科学家这种划分;跟西欧神学家和科学家逐渐分离是一个道理。
所以你说这些都没有说到点子上。明朝有科举,但是有西学东渐高潮;满清时处全球近代化的新时代,按理来说,引进新思想的机遇更好,但闭关锁国,科技文化一潭死水,落伍世界200年。这两朝,都有科举,可见科举并不是问题所在,满清的反动愚民统治才是问题所在。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代那科举制度,改成考数理化一样没用。
: 你没理解,古代科举的核心是选官,把学习的目的聚焦在考上当官上了。如果古时候是考数理化,那就是读书人做一辈子奥数题,你觉得有什么区别呢?
: 现代的高考,是选拔进入大学学习各种专业的机会,当公务员做官知识上了大学后的其中一个选项而已,和古时候的科举完全不同
: ...................
--
FROM 114.254.1.*
俄罗斯17世纪也不行啊,但是有比康熙牛逼多了的彼得,知道搞社会启蒙,所以富国强兵,俄罗斯也一路腾飞。彼得可没有“勿为蒙汉所学”这种牛逼的治术。
整个世界,近代科学发展都是收到文艺复兴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以意大利为中心扩散,各国科技崛起的先后次序,主要都是取决于跟文艺复兴策源地意大利的距离。所以,近代英国的科技发展相比意大利、法国,是较晚的。17世纪后期,才开始崛起。
这种距离因素,对俄罗斯、日本、中国也是一样的,所以这些国家科技发展会晚一些。中国因儒家文化格物致知、求真务实、尊重知识的影响,反而比距离意大利更近的俄罗斯更早出现启蒙思潮,也比亚非拉大多数民族都更早。
日本因为17世纪幕府海禁,近代变革落后于晚明中国,但17世纪以后日本幕府解禁了洋书传播,从而走向兰学兴盛近代变革的道路,同期满清的锁国愚民政策,使中国急转直下。
只要分析一下英国、俄罗斯、日本、中国的发展历史,就知道,影响近代化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因素,还有政权文化政策的因素。促使中国近代落后于日本的唯一因素,就是满清的反动文化政策。而中、日相比亚非拉各民族能够领先的因素,则在于中华文化传统,以及科举制度所带来的知识分子地位,直到今天还是如此。这正说明了儒家、科举的积极意义。
你无视满清的危害,所有污水都往传统文化上倒,根本就站不住脚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俄罗斯不就被蒙古统治过吗?
: 英国1644年有谁?牛顿不就1643年出生的吗?难道之前英国都没学科学的,突然就冒出个top2的牛顿来?
: 科举对我国照成的问题远比什么蒙元满清严重。满清也是把封建科举那套弄到极致,造成更大的伤害
: ...................
--
修改:tianc03 FROM 114.254.1.*
FROM 114.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