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火耗归功其实并不英明吧
我也没拿万历初年税收数百万白银
和乾隆8000万,光绪2亿白银来对比啊。
【 在 three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由于白银流入,整体是通胀的,不计算白银购买力谈税率是不合理的
--
FROM 112.2.4.*
税不重哪来的闯王呢
你屁股站在猪家皇族和大商人角度说税不重吧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有否认清代税率低啊。
: 明代税率比清更低啊。明代三饷加派后的税收数量,还不如大清正税多呢。
: 但是清喜欢说明代税重所以亡国了
: ...................
--
FROM 101.24.98.*
大清收的税比这个重多了,
也没闯王出来。
大清收税,欠一分钱都会剥夺一切官职身份。秀才不值一文钱么。
核心是税重么?
明朝就是免税三年一样会有闯王出现,你信不信。
明代商税就是清代商税的零头,
你屁股才是坐在了大商人角度吧。
【 在 ZHMZFFL 的大作中提到: 】
: 税不重哪来的闯王呢
: 你屁股站在猪家皇族和大商人角度说税不重吧
:
--
修改:oldgeng FROM 112.2.4.*
FROM 112.2.4.*
但你别说,清朝前几个皇帝,赈灾那是非常积极的
雍正还改了标准,收五成就算闹灾,就要赈灾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清收的税比这个重多了,
: 也没闯王出来。
: 大清收税,欠一分钱都会剥夺一切官职身份。秀才不值一文钱么。
: ...................
--
FROM 219.236.112.19
我针对的只是说明税重,清永不加赋这个点来说的。
其实明更类似地方自治,
清类似集权归ZY。
乾隆好像就年年给甘肃赈灾,然后甘肃就出了个天下第一贪官。
直接贪污了甘肃多少年的收成。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你别说,清朝前几个皇帝,赈灾那是非常积极的
: 雍正还改了标准,收五成就算闹灾,就要赈灾
--
FROM 112.2.4.*
大清财政的三条红线:民不加赋(仅限正赋)的政治正确,百万漕工(主要是漕官)衣食所系,地方财政的灰度空间。
--
FROM 111.196.210.*
前两个不谈,清朝有什么地方财政?
是有公立教育、市政、司法、治安....,也就是给正副县长发一下工资吧。
【 在 hanweiyiz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清财政的三条红线:民不加赋(仅限正赋)的政治正确,百万漕工(主要是漕官)衣食所系,地方财政的灰度空间。
--
FROM 171.116.82.*
乐喷了
智商暴露贴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代商税就是清代商税的零头,
: 你屁股才是坐在了大商人角度吧。
--
FROM 101.24.98.*
耗羡是一大弊端,弊在不透明,随意性大,劣币驱逐,往往这种收税成本本身大于税收本身了。这还要洗白么?明代俸禄低,但清代俸禄并不低,官员来钱的潜规则还有很多,远用不着哀叹啥官不聊生……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史书提到雍正功绩就一定会提到火耗归功,但从治理官员的角度,对国家未必是裨益。古人当官的一大初衷是取得实惠,但明清两代的官员俸禄都极低,经年累月后官场都形成了各种潜规则式的“捞钱”的法子,大部分帝王都默许了,雍正以火耗归功增加了养廉银,实际上是把征税权收归朝廷,各级地方官的进项实际在减少,这对官员士气是不小的打击,效力朝廷的心思也随之减损,而且不少官吏依然在暗中加派征收,这也降低了火耗归功政策的效力。所以黄宗羲定律真的有几分道理,初衷虽好,但落实到实处往往事与愿违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FROM 222.131.246.*
这说明清收税更严格。明朝宗室官僚不纳税,商税基本没有,税制不公平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清收的税比这个重多了,
: 也没闯王出来。
: 大清收税,欠一分钱都会剥夺一切官职身份。秀才不值一文钱么。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27.19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