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郑和舰队的布局
笑死人了,探险精神都是中国人玩剩下的,欧洲那是又穷又弱,打不过奥斯曼,又缺钱花,只能冒险
【 在 hiluoqi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光是探险精神就差了一大截
: 这不是运气,郑和那个年代,注定了他到不了美洲
--
FROM 223.104.42.*
那是没有必要冒险脱离海岸
【 在 LifeXP 的大作中提到: 】
: 郑和的船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近岸航行,利用的都是商贸成熟航线,没办法长时间脱离海岸参照物导航。
--
FROM 223.104.42.*
现代轮船不也是沿着海岸蹭?
【 在 eryemajia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能啊,但是整合一直沿着印度那边蹭蹭蹭到非洲大陆,就没走直线穿过深洋啊
--
FROM 39.144.153.*
元朝吊打了除了日本和埃及几乎所有国家
然后被你鄙视
那美国搞不定的国家可多了
你又觉得是世界第一强国
到底谁是杠精
【 在 npp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纯属杠精了 元朝在去日本路上被海灭了几次 还好意思拿美国比
--
FROM 1.202.98.149
当然不是
你看看日本去中途岛走的航线是沿着岸?
你看看麦哲伦环球航线里面有没有几段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方圆2000公里没有一片陆地?
远洋和深洋可不是一个概念
【 在 wangaa2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代轮船不也是沿着海岸蹭?
--
FROM 183.195.14.*
不脱离海岸,就没有环球能力啊
【 在 meiyou2015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没有必要冒险脱离海岸
--
FROM 183.195.14.*
神烦用虚无的民族性格来代替利弊分析
什么叫大陆性格,人性都是趋利避害,为什么中国和欧洲做出截然相反的选择?
特别是对大航海、殖民地这种涉及具大利益的事项,必须从掌权者的利益格局角度去分析
对中国的极权者来说,海外出现一个强大、不受控的势力,即使是相同人种建立的,根本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不管是东南亚、非洲、美洲,都必须除掉以绝后患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对郑和舰队的印象一直停留于文字描述,看了这幅图才领略到舰队的强悍,各船只分工协调,在当时的世界几乎可以说无懈可击。只是舰队本身耗资糜费,加上郑和出使的目的又不在征服抢掠或者做生意,明王朝显然无法持续投入,后续只能停摆。只是这样一来,到了近代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国门时就一时无法应对了。不过从根本上说,我们还是大陆性格占主导,对海上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像那些海洋国家那么热衷,所以造船方面缺乏持续的内在驱动力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FROM 113.54.154.*
这不是什么狗屎运
你有没有想过,美洲土著极可能是中国先民的一支
上古“郑和”早就把势力范围扩展到了美洲,只是又因为某种原因放弃了他们?
一如明朝放弃东南亚势力范围
对中国的极权者来说,海外出现一个强大、不受控的势力,即使是相同人种建立的,根本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不管是东南亚、非洲、美洲海外殖民地,都必须除掉以绝后患
按照当时极权统治者的思路,美国和英国应该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英国和其殖民地还能组成联盟和平相处。
天朝上国只能有一个,其他国家都必须臣服。你按这种思路去理解闭关锁国,就豁然开朗了
【 在 meiyou2015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早就说过,以前总是吹西班牙葡萄牙无敌,实际上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美洲的成就,纯军事上几十年前郑和舰队同样可以做到,西班牙只不过是走了狗屎运先发现的美洲,恰巧美洲的社会形态还不如殷商和古埃及,这样才让西葡捡了便宜,后来麦哲伦在菲律宾面对土著也想这么玩,结果很快挺尸,再看看郑和征服斯里兰卡的过程,当时的西班牙是绝对无法做到的
--
修改:superpass1 FROM 113.54.154.*
FROM 113.54.154.*
阵型没问题,船上士兵也厉害,就是船本身结实吗,海上战斗力如何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对郑和舰队的印象一直停留于文字描述,看了这幅图才领略到舰队的强悍,各船只分工协调,在当时的世界几乎可以说无懈可击。只是舰队本身耗资糜费,加上郑和出使的目的又不在征服抢掠或者做生意,明王朝显然无法持续投入,后续只能停摆。只是这样一来,到了近代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国门时就一时无法应对了。不过从根本上说,我们还是大陆性格占主导,对海上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像那些海洋国家那么热衷,所以造船方面缺乏持续的内在驱动力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FROM 114.254.16.*
中国人总体上是大陆性格
但是华南沿海的人应该还是有很大比例海洋性格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对郑和舰队的印象一直停留于文字描述,看了这幅图才领略到舰队的强悍,各船只分工协调,在当时的世界几乎可以说无懈可击。只是舰队本身耗资糜费,加上郑和出使的目的又不在征服抢掠或者做生意,明王朝显然无法持续投入,后续只能停摆。只是这样一来,到了近代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国门时就一时无法应对了。不过从根本上说,我们还是大陆性格占主导,对海上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像那些海洋国家那么热衷,所以造船方面缺乏持续的内在驱动力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FROM 114.2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