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几何原本有阿拉伯版
阿拉伯人对希腊的东西感兴趣,据说是因为逻辑训练对于辨经有用处,中国古代对于逻辑性强的东西,兴趣都不是太大。唯识论玄奘后没落可证。宋明理学虽对于理性论证稍有兴趣,本质上还是心证的路子。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比较确切的。再往前确实是不可考。
: 阿拉伯人在中古有一个百年翻译运动,把古代文献翻译为阿拉伯文。几何原本的阿拉伯版本在12世纪传入西欧。还有很多古代文献是从拜占庭的希腊语文献和西欧教会里的拉丁语文献里找到的。
: 《几何原本》本身的各版本也有内容变化,所谓欧几里得的原本,也应该是在更早的埃及、中东数学文献基础上发展而来。后世流传的阿拉伯版,很可能也包括了阿拉伯人发展和汇总的数学知识。
: ...................
--
FROM 124.126.137.*
感兴趣是因为有利益啊。希腊思想在古代其实没啥用处,要不也不至于在西方都快失传了。古代中国不一定没有接触过希腊的东西,但是实在是没有用处不可能流行起来。晚明学西方,还是因为西方的科技有所长。大炮,天文都是实打实的用处。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不是没兴趣,问题在:一是本土的数理体系传承太难(数次文明断绝,失传),二是地理又相对孤立缺乏外来启示。
: 从魏晋、宋等几个数学高潮来看,本土人才不缺思辨,从晚明科技小高潮来看,本土科学家在得到新的科技、思想时接受很快,且有自己的思考。
--
FROM 117.136.38.*
公理化方法还真有可能是希腊人的原创。从实用上分析,古代当时没有其他国家的人对于说理有希腊人的那种需求。因为政治需要,希腊人需要分辨出什么是有效论证,什么是诡辩。
【 在 top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方几何学的测量部分肯定是西亚埃及先玩再传到希腊的,重要的是公理化体系这个思路是不是希腊人自己鼓捣出来的
: :
--
修改:dqxl FROM 124.126.137.*
FROM 124.126.137.*
是啊,流行的学说都是有实际用处的,不同的社会需要的学术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关于游说的观点,韩非和亚里士多德就可能完全不同。学术只有适应了社会需要,才能有生命力。
【 在 Demi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等那一套这些对于中国来说没什么用,对于西方基督教世界,中世纪主要是经院哲学,用于宗教的辩论,伊斯兰地区情况也类似,中世纪阿拉伯帝国有人数不少的亚里士多德学派。PS中国即便有宗教辩论需求,也是直接采用佛教的。
: 几何算数这些,对于土地丈量,历法计算这些是有实用的,中国有自己的体系,不会去关注清真寺或基督教堂或摩尼教庙里用的什么方法,其实花拉子米的代数学和欧几里得几何学在中古时期的伊斯兰世界史比较常见的教材,计算朝拜的方向以及历法用得着,但唐宋时候中国人好像从来没有记录过他们的情况。
:
--
FROM 124.12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