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孔融让梨”这种事为何能流传千古?
难道流传:三人同行,两人聪俊,一人底下;饥年无食,谓宜食底下者,譬犹蒸一猩猩、煮一鹦鹉耳?
【 在 neg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看来也很平常,并不是什么旷世功德
--
FROM 120.204.143.*
孔融让梨也是世说新语才有吧?后汉书不会提这种无聊事儿吧?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东西不见得就是真的,曹老板杀孔融的时候污水没有少喷。后汉书孔融传中就没把这些收入。这仅仅是世说新语才有的,可信度要打很大的折扣。
--
FROM 120.204.143.*
萧绎的《金楼子·立言》是梁代文论史的重要文献
这是御制,可信度很高啊!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东西甚至连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和世说新语都没收,完全是野野史级别的。
: 难道流传:三人同行,两人聪俊,一人底下;饥年无食,谓宜食底下者,譬犹蒸一猩猩、煮一鹦鹉耳?
--
FROM 140.207.23.*
史料要挑选,也不是全都要写,毕竟孔子后人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在于他能看到的材料在他之前的刘义庆裴松之范晔都可以看到,请问他们为什么不选用?
: 萧绎的《金楼子·立言》是梁代文论史的重要文献
: 这是御制,可信度很高啊!
--
FROM 120.2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