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巴格拉季昂行动中,德军的表现跟巴巴罗萨的苏军一样拉胯
肯定会。博弈就是这样的
【 在 dag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不是英国这个搅屎棍,美苏二战后还会像现在历史进程中那样对峙么?
--
FROM 122.96.147.*
海参崴对俄罗斯很宝贵,对亚洲国家来说,基本上是可有可无的。
【 在 wheretodo 的大作中提到: 】
: 海参崴还是不错,日本原打算是拿下。但日本不掂量自己斤两。其他协约国也不会帮他火中取栗。日本扛不住红军,吃不消花销只好撤了
:
--
FROM 111.9.5.*
更正一下:
苏军玩的是大纵深作战,大纵深作战理论形成于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时期。
二战时,苏联是坦克军、机械化军,没有装甲师这个编制。
【 在 Dhyanacap 的大作中提到: 】
: 德军一触即溃,被各种包围围歼
: 苏军好像还学会了闪电战,就是德军那一套,空军打头阵同时轰击后方,装甲师突进,机械化部队迅速两翼包围,然后大炮轰击德军主力,德军规模最大的中央集群在白俄罗斯就这样被全歼了
--
FROM 218.75.230.*
英国海军将领坎宁安将军用光荣号航母空袭意大利塔兰托军港。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我不否认它们第一处出现时的惊艳,我说的是模仿、学习的门槛低,很容易被对手学去。毕竟,大家都是同时代的科技,不存在降维打击。
: 不管是德国闪击战,还是山本的航母作战方式,都是如此。
: 另外,航母的价值不是山本第一个重视的,否则当时美国最初也不会有那么多航母。在他之前,海军大国就已经在摆脱巨舰大炮的思维了。山本是第一个把航母战术应用到实战的。(没办法,他们家先出手。)我记得好像是美国人还是哪国人,最早用飞机投弹的方式轰炸军舰,把当时满脑
: ...................
--
FROM 218.75.230.*
半桶水的水平,就不要出来误导别人了。
德军根本就没有多少装甲力量在西欧,当时德军的主要装甲力量在乌克兰,而不是在白俄罗斯。
【 在 Kret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看巴格拉季昂的开始日期就会明白原因。
: 当时是诺曼底登陆后的战事高潮,德国的大多数装甲力量已经被调往了西线。东线基本只剩步兵。
--
FROM 218.75.230.*
ussr实在是太大了 只要一直扛着挨揍不投降就行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来也不是啥高精尖的东西,一层窗户纸而已。只要人、装备够,加上强大的动员能力(这个USSR是强项),分分钟学过来。
: 我倒觉得,德国在战争初期采用闪电战是迫不得已:受限于有限的物质资源和外交资源。家底有限,不速战速决就是死路。闪电战反而是有可能以巧制胜。外交方面也一样,闪电战求的是在几个大国没反应过来,国内还在吵架的时候把事情做了,形成既成事实。一旦闪电战打成持久战,德国离战败就只是时间问题了。而事实是,就是最初闪击波兰,表面看摧枯拉朽,可实际的绝对损失也够肉疼的,一些军方人士已经有所警觉,可惜德国高层都是后知后觉。这一点上,德国、日本的经历其实都有相似的地方。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192.145.183.*
这是造谣。
44年6月6日前夕,德军在西线的装甲力量即已超过了东线。6月6日诺曼底登陆之后,到6月232日之前这段时间,又有一部分德军装甲力量被调往西线。
【 在 T72 的大作中提到: 】
: 半桶水的水平,就不要出来误导别人了。
: 德军根本就没有多少装甲力量在西欧,当时德军的主要装甲力量在乌克兰,而不是在白俄罗斯。
:
--
FROM 221.196.141.*
整个诺曼底登陆的6月期间德军在西线的伤亡都不过只有3万多人,放在东线这就是一个小规模战斗的级别。
【 在 T72 的大作中提到: 】
: 半桶水的水平,就不要出来误导别人了。
: 德军根本就没有多少装甲力量在西欧,当时德军的主要装甲力量在乌克兰,而不是在白俄罗斯。
--
修改:bhima FROM 110.186.70.*
FROM 110.1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