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自己有儿子,不会绝了香火,所以就没过继一说了。后世的那些需要履行过继手续的,一般都是自己没有儿子被迫让位,过继为的是不绝香火。
而且,战国时的宗法社会和后世还不一样,宗法制度影响更深。赵襄子的传位,是有当时宗法原因的:赵襄子无恤自己不是嫡长子上位,只是因为当时的竞争压力,使得赵简子在考虑继承人问题上选择了能力更强、更可能带领赵氏家族走向繁荣的赵襄子。(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也确实不负所托,他打赢了决定家族命运的关键的“晋阳之战”。)但是,赵襄子那一支始终是小宗,他哥哥伯鲁那一支是大宗,这就造成了政治地位和宗族地位错位的问题。他传位给哥哥那一支,是带着对哥哥的亏欠感的,也有希望回归正统的意思。(这和后世那些没儿子被迫过继的是不一样的。)而且,当时也不是平稳过渡的,中间赵襄子的弟弟赵恒子赶跑了赵献子,上位干了一年。可惜他短命,一年后就死了,然后族人又接回赵献子。最终赵国的当家人仍然留在了伯鲁的大宗这一边。后来赵献子的儿子赵籍上位,其间和韩魏两家一起正式接受周天子的告命,升级为诸侯,也就是赵烈侯。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赵襄子传位给赵献侯,这种应该不过继了
: :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