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发展原因
蒙古统治者最初南进时不太讲究政策和生产,致使原来许多良田变为牧场,北方农业遭到破坏,但是从蒙哥,特别是从忽必烈执政以来改变了做法,他与汉族士大夫积极合作,制止毁坏良田,注意发展农业生产。1251年他哥哥蒙哥即汗位后,忽必烈受命治理漠南地区,即着手恢复农业。
忽必烈即位后,“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二”(《元史》卷92)。在即位诏书中特别宣告:要“务于实德,不尚虚文,虽承平未易邃臻,而饥渴所当先务”。(《元典章》“诏令”卷之一)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在给高达的诏谕中又进一步提出他的建议,因此忽必烈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共有七项。第一保护政策,保护农田、农民和农畜,军队、官宦、僧侣、大地主等都不得侵害农业生产。
第二安扶政策,号召在战争中逃散的农民回乡生产,对于缺少粮食、子种、耕畜者由朝廷给予解决。第三薄赋政策,1260年忽必烈在一份诏书中指出:“旧政苟不悉除,新政安能有立?今后应科敛差斟酌民力,务要均平,期于安静与吾民共享有生之乐而已”。(《元典章》“圣政”卷之二)第四奖惩政策,对于各级官吏和农民实行奖惩,农业生产搞得好坏是官吏升降的条件之一,对“勤务农桑”的农民给予奖励;对于“不务本业”的人进行管教。
【 在 hotpear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5532236630795185: 在我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往往是宋元并称,认为是我国历史上科学发展的高峰时期,元代继宋代之后在天文历法、数学、地学、水利、建筑、农学、医药、纺织技术、印刷术、机械制造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元代之所以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成就,有以下几方而的原因。
--
FROM 114.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