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诗经里的诗,都应该是歌词吧
是的,汉以前的诗歌不分家,所有的诗词都是要唱出来的。
后来中文的诗词发展过于强大,脱离了音乐而独立成了一种文艺方式,于是诗词都不用唱出来了。尤其中国上层人士作诗的时候,不屑于与歌女为伍,作的诗就完全不唱了。
【 在 beerbomb 的大作中提到: 】
: 里面重复的文字特别多,应该跟歌一样,来回唱。
: 有没有任何考古或者记载,还原一下当时的曲调,听一下古人喜欢的旋律。
: 孔子编诗经的时候,应该曲调还在。他好像非常通音律,当过吹鼓手。
: ...................
--
FROM 122.115.233.*
请你不要提那个很脏的东西,我不想听到
【 在 beerbomb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的填词人,填的词都好烂。还不如贾浅浅填的水平。
: 何以现在的文人,就不会填词了呢
--
FROM 122.115.233.*
也就是到了晋朝的竹林七贤,诗开始脱离了歌,作诗基本不用音乐。
开始一段时间,作诗还要打拍子,后来连打拍子都省了,读诗的时候自己脑补音乐。
...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
【 在 Pigh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诗是诗,乐是乐
: 两者在当时肯定是分开的
: 至于念诗的时候是不是有特定的几套腔调,我觉得应该是有的,但是算不算唱歌就.......
: ...................
--
FROM 122.115.233.*
这就是低端的歌女和妓女去做的事情,高层知识分子不屑于去唱歌的。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朝的词都是有曲谱的,歌女可以根据词令的名字唱出来。
: 可惜这些曲谱都失传了。
--
FROM 122.115.233.*
诗经里面的风,就是民风,也就是民歌,主要作用是民间男女找对象,参见现在的广西民歌。风这个字在古语里通疯,有动情的意思,现在也说风马牛不相及,就是这个意思。
诗经里面的雅,指的是贵族唱的小调,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上层知识分子中流行的歌曲。雅字是牙字加个鸡的羽毛,意思是贵族是用羽毛剔牙的,张嘴唱的时候一口的白牙很好看。
【 在 Pigh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具体分析的话,诗经中的颂肯定是配乐唱的,对于歌清庙的记载不止一次
: 但是风雅就难说了
: 对于诗经的引用,相近时代的书大多用的是诗云或者诗曰,念或者说吟可能才是主流用法
: ...................
--
修改:lxku FROM 122.115.233.*
FROM 122.115.233.*
唐诗里面能唱出来的就比较少了,诗词成为能独立于音乐的艺术形式。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唐朝还唱,有旗亭唱诗的故事,黄河远上白云间
: 好像现在结婚,有的地方还要唱桃夭
--
FROM 122.11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