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崇祯历书卷二 测天约说(邓玉函著)
首篇第一
度数之学:
二本:
数:数量多少
度:测量大小
三余:
视:
二枝:
测天
测地
听:音乐
轻重:
数学一题:
比例原理
测量学十八题:
1-14 题为测量之理
15-18题为测量之法
1. 椭圆(椭圈):倾斜截取圆柱体截面
2. 蛇幡线:缠绕螺旋线
3. 交线、割线、切线、割圆、切圆
4. 距等线(平行线):等距直线、等距圆、等距曲线
5. 角:平面角、球面角
6. 球心
7. 直径、半径
8. 轴、两极
9. 大圈:过两极的圆
10. 小圈:与大圈平行,不与球同心圆
11. 大分、小分、细分:
大分:两平分球为半圈,四平分球为象限
小分:每象限分为90度
细分:中国历每度分为百分,每分分为百秒,每秒分为百至;西历每度分为六十分,每分分为六十秒,每秒分为六十至
12. 两大圈之交角的测量方法:测量与两相交大圈90度相交的大圈与两大圈之间的弧度数值
13. 所有大圈长度必然相等,大圈与大圈之间必然各自平分对方
14. 小圈与大圈之间的交线弧度各不相等
15. 长方形内任意一点,如何确定其度分:
作经纬线求之。
平分其长以为经线,平分其宽以为纬线。
16. 球面内任意一点,如何确定其度分:
过两极点,作平分球面的360条大圈,是为经线。
17. 过球面的腰圈(赤道)到两极点各自作90条等距的小圈,是为纬线。
18. 经圈皆等距,纬圈各不等距,纬圈只有在腰圈(赤道)上才与经圈等距。
视学一题:
不透光之物体面对光体必然有影子。若光体大于物体,则物体的影子渐小;若光体小于物体,则物体的影子渐大;若光体与物体一样大,则物体的影子也等大。
测地学四题:
1. 地为圆体与海洋合为一球
证明:人在一处,向北行2.5天,则在子午线上的北方之星位置必然高1度,再行2.5天,又高1度;向南行则相反。故南北方向为圆体。
若东行,则每天诸星出地面的时间更早;若西行则相反。故东西方向为圆体。
2. 地在大圈天的正中
证明: 所有的天星一半在上,一半在下,所以然。
3. 地之体恒定不动,既不位移,也不旋转
证明:因为人察觉不到
4. 地球在天之正中,止于一点
证明:人不论在地面何处,仰视填星(土)、岁星(木)、荧惑(火)三星之间的相对位置都是相同的,所以地体相对于三星之间距离来说是为极小。
--
修改:moonwalker FROM 111.9.5.*
FROM 111.9.5.*
名义篇第二
测天本义一条
问:测天是做什么的?
测天是度数的学问。
度数学有七支:
三曜(日月星)的形象大小比例
三曜与地心地面的距离
三曜各自的相去距离
三曜的运行轨迹和顺晦
三曜的五相视
会聚
六合照
隅照(三方相望)
方照(四方相望)
对照
度数学:根据三曜的行度,来决定年月日时
大圆名数十条
大圆是上下天地宇宙的总称。
第一层是地水之圈,自成一球
地之外是气
气之外是七政之天
七政之外是恒星之天
证明:六曜有时候可以掩盖恒星,故恒星之天在七政之外
七政之中月最近:
月可以掩盖日与五曜,故月最近;月循黄道而行27天多一个周期,运行最速,故月最近。
火星在木星土星之内,在日之外:
火星在黄道行速快于木星土星,慢于太阳。
什么是视差:
一人在极西,一人在极东,同时观察七政,其躔度各不相同,七政距离人越近,躔度越大。
从躔度分析,月>日>火星>木星>土星
为什么恒星之天还在七政之外:
恒星几乎观察不到躔度。
恒星之外是宗动之天
为什么恒星之天外还有无星常动之天:
七政与恒星有两种天运动:
自西而东天:比如月27天周期,日一年周期
自东而西天:比如恒星1天周期
因此必然还存在一种天来掣肘这两种天的运动
宗动之外是常静之天
为什么宗动之天外还有常静之天:
测量和计算必须基于静止,所以还要存在一层终古不动的常静之天
--
FROM 111.9.5.*
常静篇第三
总论一条
常静天有三理:
1. 常静天为以下各动天的基本位置标准
2. 常静天为测量各动天的行度标准
3. 常静天为测量动天各点各自相对位置的基本参考
最重要的有三圈:
天元赤道圈(中圈、辅腰圈),用于确定诸点的位置
天元地平圈(四方圈、八风圈、分光圈),用于检验诸点的运行
天元距圈(去离圈),用于辨别去离
论三圈共七章:
论天元赤道圈一条
天元赤道圈系于宗动之天,平分天体。
天元赤道圈的圆心就是宇宙之心,也就是地心。天元赤道圈的轴,就是宇宙之轴,也就是地轴。
以度数论,天元赤道圈的纬圈为90度,经圈为180度
论天元地平圈三条
地为球体,人在地面只能见到一半的天体,根据人所在的位置,确定地平圈
地平圈分东西南北四象限,称之为方道,亦称风道。地平圈分360度,此为地平经度。正南北方向的经圈称为南北圈,正东西方向的经圈称为东西圈。
人所在的顶端,为顶极;人脚下所对的顶端,为底极。从大圈到两极各自平分为90度为纬圈。
赤道地平二圈比论四条
天元赤道圈与地平圈合论,共有三球:正球、欹球、平球。正球一,平球一,欹球有无数个。
当天元赤道的两极在地平圈上时,此时天元赤道与地平圈为直角,其左右纬圈各半在地平之上,另一半在地平之下,天元赤道与地平之东西经圈重合,此为正球。
当天元赤道的两极一在地平圈上,此时天元赤道与地平圈为斜角,各经纬圈可见的多寡不等,赤道纬圈之中必有一个全部可见的最大纬圈与地平圈相切。
当天元赤道的一极在天顶,天元赤道与地平圈平行,此时为平球。
论地平南北圈一条:
地平圈上的过顶圈180条,称为侣圈。其中重要的有两条:东西圈和南北圈,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南北圈。南北圈的两极在地平圈与东西圈的交点上。
南北圈分地球为东西二方,不但过顶极,同时也过天元赤道极,与天元赤道直角相交,也是不动圈。
人在地面上南北迁移时,南北圈是唯一的;东西迁移时,则与地平无数。
地平南北圈与天元赤道比论一条
此圈与天元赤道的交点即为天元赤道的极点,从天元赤道至极顶之度即为北极出地之度。
论地平东西圈二条
东西圈也是地平圈的侣圈,其两极在地平圈与南北侣圈的交点。通过这两极有六大圈,分天元球为十二舍。地平以上常见六舍,最重要的是地平与南北圈。
其次序为从东地平起算为初舍,东一舍为第一,东二舍为第二,至南北圈之底起为第四,地平上起为第七,南北圈之顶起为第十。此法用处极大,
为医家农家航海者所必须的知识。
东西圈平分球为南北二方,造日晷必用。
天元去离圈二条
天元三大圈其一为赤道,其二为地平。如果想知道两点之间相距多少,则这两个圈还不够,所以有去离大圈。
给定所要测距的两点,连接此两点的大圆,即为去离圈。
或有人问,如果给定两点恰好在纬圈上,是否可以用纬圈为去离圈?
答曰:不可,测量必用准分之尺,尺度只可有一,不可有二。静天之上大圆准度可分,各纬度小圈难以细分。故只用大圆测量,不用纬圈。
--
FROM 111.9.5.*
宗动篇第三
总论二条
论宗动有二端,一说本天之点与线,二说本天的运动
三曜都有两种运动,应以两物测之,这就好比用尺度来测量布帛。七政与恒星都是自东而西一日一循环,则以赤道为其尺度;
而它们又各有迟速不等的自西而东的本行,则应以黄道为其尺度。因此黄赤二道的联系紧密。
论本天之点与线 三章
论赤道七条
赤道在诸大圆中最重要,这有三个意义:
1. 不知赤道,则诸大圆皆无从可解
2. 赤道之理,最为简单
3. 一日一循环是七政的公共运动,由赤道主宰。
赤道两极即大圆之两极
大圆之心、中圈之心、赤道之心、地之心皆为一点
赤道为大圈,其分数也有半圈、有象限、有360度及分秒算数,与黄道、地平不同。黄道分十二宫各以30度为限,地平分四象,各以90度为限。
赤道也有过极点的180个经圈,用处很大。其左右旁也有等距侣圈(纬圈),至极点各90度,不太有用,与天元纬度同一线。
论黄道十条
黄道也是大圆,两交于赤道两交之间。最远于赤道的位置,角度为23度多。
黄道的两极距离赤道的两极也是23度多,与二道相离最远之数相同。
黄道分数其四象限360度,又分为12宫,24分为节气,72分之为候,与赤道不同。
12宫为:为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星纪。
后来历家为了方便,重新命名为“子亥戌酉申未午巳辰卯寅丑”。
节气名称: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每一节气分为三侯,节气中以二至二分为主。
黄赤道交点处为春秋分,相离最远处为冬夏至。
黄道左右各8度用以确定月和五星出入之道,命名为月五星道(六曜道)。
各曜出入于黄道度数多寡不同,不超过8度,总命名为黄道带。
周天分为十二宫并非宗动天的唯一,六合之内所有宗动天以下直至地心都可以十二分。
所以言及宫有四意:
1. 黄道带上有长方形,长30度,宽16度,所有七政彗星等,从地心至本点作直线,其度分即命名为本点在本宫之某度某分。
2. 从地心至长方形四角各连一线,形成笼体,所有六合之内落入这个笼体,均命名为在本宫之某度某分。
3. 所有宗动天之内规面十二分之一,以黄道两大经圈形成的30度扇面,落于此面之内,均命名为在本宫之某度某分。
4. 从地心开始,所有落入此橘形体内,均命名为在本宫之某度某分。
黄道有精度(长度),有纬度(广度),从黄道过极圈以定其精度,方法与赤道同,但是本道本极不同。
起算从春分起的含义有二:
1. 此为黄赤道两大圆的交点
2. 此为大圆的中点,处于二极之间。
黄道比论八条(与赤道比,与地平圈比,与地平南北圈比)
与赤道比论
黄赤道之交为春秋分,从此二点作极大圆名为极分交圈,从二道最远处作极大圆名为极至交圈。
极分交圈和极至交圈分别把黄道与赤道分为四分,每分各90度。
测量黄赤道相距不用黄道纬度,用赤道纬度。(从黄道出纬度线至赤道测量的角名为偏度)
例如从降娄宫30度若用广度为13度,若用偏度则为12.5度。
黄道一象限内各有其偏度,最远处23度多,其余三象限也是同理。
测量黄道弧的经度也不用黄道的经度,而用赤道的经度。
例如降娄宫本来有30度,以赤道测量之,则为27度。为此命名为“赤道之上黄道升度27度”。
从黄赤交点向北到黄道圈最远处为90度,每度作一圈,与赤道的等距圈平行。其初圈就是赤道,第90圈即为夏至圈。冬至亦然。
这些圈的名字叫做日辙圈,或者日距圈。
赤道纬圈23度多,过黄道极点的那个圈,叫做极圈。
与地平圈比论
看不清
与地平南北圈比论
两圈相交作角为从66度多到90度。90度为二至,66度为二分。
论本天之运动 四章
总论一条
宗动天常平行,终古不变速。
诸点与地平比论十八条
从先在地平下不见,到地平上见,为出;反过来则为入。
所有平球各点出现于地平上的,都于地平平行,无出入。七政则不是。
如果黄道极在天顶,则黄道每日一次与地平为一线。一瞬间则六宫在地平之上,六宫在地平之下。
离黄道极圈而外,则出入都有规律,一宫先出,二宫继之,入也是同理。
如果是黄道极圈之内,则恰好相反。
如果要测各点出入地平的运行,则测法必以赤道的升度为其尺度,原因是赤道恒平行,有名有法,有准分尺度。
平球而外所有各宫出地平上,在黄道都是30度,在赤道则有长短。测法都不用黄道长度,而用赤道上之黄道升度。
测升度有二法,或连或断:
连法是从初宫初度起至本点,根据之前的方法视赤道同出度即得。
如果黄道上有别设二点,欲测二点得升度,则为断法。此法以前点视初宫相距升度为多少,这是前升度。
以后点距初宫之升度为总升度,从总升度减去前升度,即得后升度。
问:黄道弧用赤道之升度测量不相等,也有相等的吗?
答:有的,正球从二分二至起算,各出地90度,其黄道弧与升度相等,周天之中只有这四个相等处。
问:正球黄赤道之四象限其升度与黄道弧相等的原因是什么?
答:黄赤道都是大圈,其所分的相似圈分也相等。极至极分二大圈将黄赤道分为四象限,此二大圈出入地时,即地平
与四象限之交,相合为一线,所以此时黄道的象限交与赤道的象限交同出同入。
如果是欹球,则黄道的半圈从分起,从分止,周天之中与赤道升降度相等有两次,什么原因?
黄赤道二分的交点同时到地平,二大半圈必然相等。
欹球二相等之外其他升度与黄道弧都不相等。
问:二象限同升常自不等,为什么至90度则相等?
答:黄道弧与升度从初宫初度开始每度的升度各有差别,初差比较多,后差比较少,越近越少,
到极远处则相等。过了二至则反之。
升降有两种:正升降,斜升降。
黄道各弧与升度同出入,如果赤道上升度大于黄道弧,称之为正升降;如果小于黄道弧,称之为斜升降。
越大越正,为黄道与地平夹角近于直角,越小越斜,为黄道与地平夹角远于直角。
正球有四宫为正升:冬夏至前后各二宫。冬至前后为析木、星纪,夏至前后为实沈、鹑首。
其余八宫有斜者,有半斜者。
如果是欹球,则总是有六宫为正升,称为迟升;斜升称为疾升。
问:欹球的正升为哪六宫?
答:如果北极出地1度到66度,则为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此六宫为正升。正升则斜降。
南极出地者则相反。
以升降比论四条
论正球黄道上两点去离二至二分(也称为四大点)各相等,则其升度也相等。
其相对之宫升度也相等,例如降娄寿星都是27度之类。
如果是欹球,则相对宫的升度各不相等。
有两点距离春秋分大点相等,则其升度也相等。
以正欹球比论二条
从降娄到鹑尾六宫,欹球的升度小,而正球大。从寿星至娵訾六宫则相反。
有两弧在黄道上相对相等,其正球之两升度并为一率,欹球之两升度并为一率,此两率相等。
以黄道之出入比论(即升降度之合)五条
出度必然等于入度(不论正偏球)
各宫的出入度与相对宫的出入度相等
欹球的出入度虽然相等,但是正斜不等。此正升则彼斜降;此斜升则彼正降。
一宫一弧在正球有升度,在欹球有升度,此二升度相减,称之为升差。
正球的升降度可从地平起算,也可从地平南北圈起算,因为赤道与地平圈与南北圈相遇都是直角相等。
欹球则不可以,必须用地平圈起算。
--
FROM 111.9.5.*
太阳篇第四
总论
宗动天之下有列宿,再往下是土星、木星、火星,为什么先讲太阳?
其意义有三:
1. 列宿与六曜之理都与太阳有关,不先论此,不能论彼
2. 道理比较容易,先讲容易的
3. 万光之源,诸曜都从太阳受光
从本体论 三章
论太阳之形象是圆体
圆有面有体,面举目便知不必多说。为什么知道它是体?
答:任何物体都不存在有面无体。太阳这么大,所以必然有体。
论太阳之大
想知道物体的大小,先要知道它的径。径有两种:
一为视径。视径是人目视所见的大小,旧说法太阳之径为1度,近来测验实际只有半度。
一为本径。想知道本径,先要知道它与地的距离。太阳距地有时近,有时远。
取折中数以地球直径为单位(地球周长九万里,直径约三万里)为24x24=576倍地球直径,
再以割园术,求得太阳直径约为地球的一百余倍。
论太阳之光
太阳之光,六合之内无处不照。有不透明之物遮挡则生影。地在天中体积小于日,故影子越远越小。
太阳面上有黑子,或者一个两个,或者三个四个而止,恒定于太阳东西径上,其行道只有一线,行14日而尽。
前者尽,则后者继之,其中大者可以减太阳之光。一开始以为是金水二星,考察其躔度又不相合。
近来用望远镜才知其体与太阳不为一体,又不像云霞距离太阳很远,挡在前面不知为何物。
从运动论 五章
太阳的运动有二:
1. 与黄赤道比论
2. 与地平比论
与黄赤道比论
如果从冬至一点起算,行天一日一周,第二天不在冬至,即此一圈作螺旋线一周。次日重复这个操作,到
夏至点行180余周,而通作一螺旋线。冬至线与次日周线相离非常近,然后逐渐渐远,到春分点最远。
过了此点又开始渐进,到夏至又最近。过了夏至点又开始渐远,以此循环无穷。
又冬至初日之线其螺圈很小,次日渐大,至春分点最大。过了词典又开始渐小,到夏至点又最小,如此小大循环,为何?
因为纬圈中冬夏至都是小圈,而赤道是大圈,所以。
从冬至到夏至,此为一年之半;如果从夏至到冬至,再依此方法作一螺旋线,此线与前线不同,与前线相交而成为一个整年。
以上所述螺线是太阳的体理,实际按照这个体理运动是无可怀疑的。但是这个螺线没有测量法则,因此天官家用其他方法来测量候,见下文。
测候之术
如果从春分起算,初日从初点,沿着赤道走完一周是一天。第二天就不在赤道,而在它的第二圈,与初点不是直距离,
其东西相距黄道的一个长度,南北相距不到1度。这一周就是赤道的一个距等圈。太阳恒定在黄道下运行,
所以没有黄道宽度。到第三日再作第三个距等圈,与第二日相同。连续90日行黄道90度,就在赤道旁作第90个距等圈,
就是夏至圈。夏至圈距离春分圈23度半。因此太阳的运行也是到此为止。这90个距等圈就是全螺线的一半。
用这个办法从夏至到秋分又可作90个距等线,此线就是春夏距等线的原线。
到秋分再行赤道一日,没有距度距圈,与之前春分日所行同线相对处就有极分交圈,成为它的极限。从春秋二分之间行180度,
黄道长度与赤道的距度数都相等。秋分以后每日作一距等圈,第90日就是冬至圈。所有距度圈都与黄道相交,
只有二至的两圈与黄道相切,因为它们是行至的尽头。这两个尽头称为极至交圈。秋分到冬至也是23度半,与夏至等。
所以其距等圈与夏至之距等圈也相等。从冬至以后再循原线到春分,就完成了一年。
太阳之行,恒在黄道下,因此没有广度,也恒在两至之内。因此两至之内都是太阳的行道。而太阳每日行不到1度。
因此两至之间的距等圈有182个多。每一圈每年两次经过。这种方法分太阳之行为两路:
其一是分别计算每日太阳所行,分别行于赤道侣圈,都在两赤道极之间。
其二是总计每年所行,都行于黄道,在两黄道极之间。
太阳一日一周在黄道上行一长度,在赤道上不及1度,称为黄道1日之升度。黄道的升度在赤道每宫并不相等,
因此黄道1日之升度一一不等(见表)。
螺旋合术与黄赤分术比论
论合术则自东而西,每日不及1度,故云日迟。
论分术则自西而东,每日行黄道1度,故云日疾。
其实际意义是一样的,但是螺旋符合常理,却无法可推。分术则分数容易了解,其间即使有毫微参差非仪象可测。
因此历家专用分术(加减法),以便推步。
与地平比论
太阳至地平上为出,为明;从东而西没于地平下为入,为晦。
论正球
春分日,太阳出于东方,行于赤道,在赤道上就是东西圈。逐渐行至顶极,就到了南北圈,为至高之弧。
这是地平以上的半书分,称之为东半书弧。正午以后逐渐降低至地平,称之为西半书弧。
两半弧合并,称之为全弧。行尽全弧称之为一书。
一日之中,在地面上安装一表尺可以得影。日出时得到无穷之西影,逐渐缩短到日顶时仅得一点,
正午以后影子渐长,到日落时重新称为无穷之东影。入地平下,则有朦胧分,
行地平之低度十八,过了这个时间就是夜。日到南北圈下为半夜,迫近地平下十八低度重新变为朦胧分,
此时黎明将尽,日将复出。如果地平上有云则为朝霞黄昏之始。日初入时,地平上有云,则为晚霞,
之所以为红色,是因为日光夕照,如火出烟,本来是黑色,与火并现,见烟不见火,呈现为红烟火。
问:日出入则大,在日中则小,什么原因?
答:地居天中,太阳绕行在外,因为太阳总是受到炙烤总是出热气,名为清蒙之气。此气很重,不能离地太远,
因此太阳出入时人眼看到的是这些热气,其体积大于太阳本来的体积,所以出入时看起来大,并非太阳真的大。
到日中时,人直接看到的积气很少,太阳不被热气蒙蔽,所以看起来小。太阳出入时看起来深紫或者微红,
也是这个原因。
在春分次日,太阳离赤道不出于东西圈之初度,而在其稍北宽度,其距离与日之距度相等(因为正球的赤道与地平成直角,欹球则否)。
太阳稍北,则其表影也稍南,其书分与初日相等,其南北圈下的极高弧也稍微小于90度。再次日则宽度更大,极高弧更小。
直到夏至,其宽度为23度多,其高弧为63度多。从赤道南到冬至也是如此方法。
问:其方之书与夜恒等,为什么?
答:因为赤道与地平为直角,所以一切经纬圈隐藏的部分与看见的部分都是各半。
论欹球
问:一年中唯独春秋分两日得书与夜平,为什么?
答:这两日太阳在赤道下,赤道与地平都是大圈,两圈相交各自平分。如果赤道距等圈大小不等,则地平分之圈其上下大小也不等。
球越欹,极越高,则高至之日越长。
正球的南北宽度相等,欹球则否。
正球的二至到日中时,其高下恒相等,欹球则否。欹球日中时一个很高,一个很低。
论平球
问:以半年为一书,以半年为一夜。为什么?
答:北极与顶极相合,赤道与地平相合,所以90距等圈从赤道起,一至都在地平上,在其下的也是如此。其表恒作无穷,
都是最长影,没有短影。每日为1周,也做12时,但180周恒定在一书。
论朦胧
问:太阳在二点。二点之距一至相等,其朦亦相等。为何?
答:距离至相等,则同在一个距等圈上。
问:如果二点之距一分等,其朦不等,孰大孰小?
答:靠近上极的大,远离的则小。
在北极出地处,则北六宫的朦大于南六宫;在南极出地处则相反。
在北极出地处,太阳在北六宫,越接近夏至的朦越大,到夏至极大,过夏至渐小。
在南方越接近冬至的朦越大,到冬至极大,过冬至渐小。
在北极出地处,到冬至不是极小,极小在赤道冬至之间;在南方到夏至不是极小,极小在赤道夏至之间。
太阳在北六宫越北,朦越大。
平球之处,太阳入地低度不超过23度,距离朦胧之18度不远,因此其晨昏最长。一年之中明多于晦,几乎不夜。
正球上两点,在赤道南北,距离赤道如果相等,则其朦也相等。如果两点距离赤道不等,其朦也不等。
距离赤道越远,朦越大。因此二至之朦最大,二分之朦最小。
问:欹球北极出地处夏至极大,而冬至不极小,极小在冬至赤道之间,为何?
答:此在秋分之后根据地方而不同,都在分后至前,不在其日。例如北极出地40度处春分在6刻33分,
夏至在8刻60分,秋分在6刻33分,冬至在7刻,最小在6刻26分,发生在寒露之中候五天里。(见本表)
--
FROM 111.9.5.*
太阴篇第五
问:五纬在二曜之上,为什么先讲太阴?
答: 1. 凡是论年月日时,都以二曜定之
2. 其道理比五曜更简单
3. 太阴体积大,书时容易看见
4. 太阴之能力亚于太阳,五曜无可能比。
从本体论
论太阴之形象
本是圆体,与太阳相同,虽然有晦朔弦望,并不妨碍其为圆体,后有详述。
论太阴之大
太阴距离人时近时远,取其中数,为8x8倍地球半径,为32倍地球直径。此为太阴距离地球的中数。
其视径距离人越近越大,越远越小,取折中数,也是半度,与太阳相等。
其本径则小于地球,地球的容量大于月约30倍。
论太阴之光
本自无光,受光于太阳。因为太阳体积大于太阴,所以太阴的受光面总是大于其一半以上。
太阴面上黑象有两种,一种是现在人所见的黑白异色,第二种是小的日日所见不同,不用望远镜看不见,后面有详述。
从运动论
太阴的运动有二:其一,一日一周,随宗动天行,与六曜共同的公共运动;其二,循白道(白道是月之本道,也称月道),
每日行13度多,27天多为一周,这是它的本动。因为太阳同行27天多,则过27天多又有两天多才与日相会。
白道与黄道不同线,而相交于黄道(两交点名为正交中交,或者天首天尾,或者龙头龙尾,也称罗计)。两半交距离黄道5度多。
因此每行一周在黄道有两个交点,初交、中交,后有详论。
--
FROM 111.9.5.*
时篇第六 十三条
既然已知二曜之体,又知二曜之运次,就可以根据其运动以确定时间。
问:什么是时间?
答:任何有形之物必有变革,变革多端中有迁运,一端因其迁运先后从而测量剖分之,这就是时间。
问:草木鸟兽人事都有迁运,也可以用来测量时间,为何用二曜?
答:任何立术有三法:一需要公共,二需要分明,三需要永久。只有二曜符合这些标准。
时间的准分尺度是一天。什么是一天?
答:太阳行一周而过赤道上之不到1度(相当于黄道1度)。
每天的起算有四种方法:早、晚、书之中、夜之中。
天有大小,大者为书夜,小者为时辰。时辰是日的十二分之一(西历为二十四分之一)。
常静天之上有二大圈,都通过两极而分赤道为四平分。其一过顶,即子午圈;其二过东西点,即卯酉圈。从卯至午,
中间又有二圈,辰圈和巳圈;从午至酉中间也有二圈,未圈和申圈。此六圈终古不动。只要三曜至某圈上,
就是某时(十二时辰不止日所至,月至即为月之十二时辰,星至则为星之十二时辰)。
其起算有四法:子、午、卯、酉。
时又有刻,每个时辰8刻,则每天一共96刻。东西方所用相同。官家用百刻取整,以方便计算。
刻又分为百分,分又分为百秒,秒又分为百至。西历每刻分为15分,每分分为60秒,再往下分都是以60为单位。
积累天的方法,初加天为一旬。一旬是从甲到癸一共10天,再加为一月,一月是太阴行一周与日相会的时间,
称为一月的原因有二意:
1. 运行27天多运行一周。
2. 运行29天多与日交会。
因为交会之理分明,所以不用月周,而用朔望。
月之分也两分为朔望,四分为晦朔弦望。
太阳行一周365日又1/4日弱,为一年,称之为太阳年。其起算也有四法:
1. 从冬至起算
2. 从春分起算(测天用这个)
3. 从秋分起算(论28宿起于角亢在秋分后)
4. 从夏至起算(古代可能用这个)
用太阳年的,四年一闰日(因为有个1/4),而四百年灭一闰日(因为这个1/4又不足)。
通常讲年以太阳年为标准。说太阴运行十二周为一年是因为其近于一个太阳年,称为太阴年。用太阴年来积岁,
每年会差10天多。因此为了这10天多,要3年1闰,5年再闰,19年7闰。
太阳年之分,2分之为半年,4分之为四季,8分之为启闭(立春立夏为启,立秋立冬为闭),12分之为节,
24分之为节气中气,72分之为候。
太阳年的累计,12年为1纪,30年为1世,60年也为1纪。
--
FROM 111.9.5.*
恒星篇第七
之前说常静宗动二天之下就是恒星天,恒星天有四论:几何、貌状、能力、迁变。
几何六条
万物的形状里,天最大。大有二意:在上最远,所以最大;能力最大,所以体也大。
问:其形象为圆球,为何知道?
答:天体最为静纯,最为单独,一看就觉得是圆的。而运行最快的物体是圆体,所以是圆的。
它们距离地球很远,以地球的半径衡量,最近的也有14000倍,这不是人可以想象得到的,证明见后篇。
恒星在万物之最上。
其质量最小,为何知道?
答:经常在上,又不掉下来,所以知道它们很轻。
貌状一条
(此处省略二百多字,主要赞叹恒星的颜色壮美)
能力四条
(此处省略五百多字,主要赞叹大自然的能力)
迁变四条
任何物体的迁变都有运动。
问:为什么天的运动都是环行?
答:天体单独无二,所以其运动也是单独无二。环行是单独无二之行也。什么是单行?像人像鸟兽像风那样没有规则的运动就是单行。
单行有二:一种是垂线,一种是圆线。石头落地是垂线,一切循环无端的运动都是环线。垂线之动,势尽而止。
只有圆线可以无穷止境
天之运动恒不去其本所,论其各分无一不动,而其全体无一分动。
天的运动有四怪:
1. 非常快,一刻分中行几万里。像鸟、弓箭、霹雳这些皆非所及 。
2. 永远平行(其中个别有不平行者见后篇详述),如果不是平行,则测候之术无从可用。
3. 恒久不停
4. 万物之动,以此为首。
问:运动意外,还有没有变迁?
答:论其体,则没有变化。其在最上,万物不能触及,故不能受变于物。论其情,则有变化。因为月星无光,因为太阳而有光,这是其一;
又如在交食的时候日月无光,就像没有光一样,这是其二。
--
FROM 111.9.5.*
这些是您学习的笔记?分析的挺好的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篇第一
: 度数之学:
: 二本:
: ...................
--
FROM 166.1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