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八股文只是一个考试答题的规范,为什么说它束缚了人的思想?
科举类比高考?高考金榜题名就选拔当官去了?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举没问题不代表着八股就没问题。高考如果只考语文,你看有没有问题。即使是四书五经的注本也不只有朱熹那一家,把出题范围仅仅限制在这么狭小的空间能不束缚么?更别说连书写都必须按照馆阁体来。
--
FROM 223.72.64.*
那你先提高考干啥呢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考金榜题名可不有人送田地送奴婢的,科举哪怕仅仅是秀才都可以有一定特权的。
--
FROM 220.194.45.*
切,你的知识库该更新换代了
京師及各行省鄉試。八月初九日、試初場。又三日、試第二場。又三日、試第三場。初場、經義二道。四書義一道。第二場、論一道。第三場、策一道。後十日、復以騎射書算律五事試之。鄉試中式、行省咨中書省判送禮部會試。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考只是相当于乡试的第一步,如果连乡试都过不了没有功名,就别想后面的那么多考试和进大学深造。除了少数有门路的外,高中生基本都是强制参加高考的。而即使是地方乡试,八股文都是必须的格式,这和高考的标准化也差不多。所以说用高考来比较没有什么不妥当的。而且高考生的年龄和科举举子的起始年龄也是差不多的,基本都是18岁参考,除了极少数神童外。
--
FROM 220.194.45.*
从晚明士子来看,你给他们点启发,愿意讨论的人还不少
【 在 three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八股文的那批人,就算不写八股,也不会研究万有引力。
--
FROM 220.19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