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开普勒从第谷那里拿到的,是一个数学模型,而不是天文数据表
有资料支持吗?开普勒三定律不是从观测数据里凑出来的吗?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普勒三定律是从第谷的数学模型里推导出来的。
--
FROM 166.111.68.*
原来你是从崇祯历书里找的,有没有可能这样:崇祯历书毕竟是晚于开普勒三定律的,所以他直接引用了这些过程和结果,并不一定是原本的来龙去脉。
崇祯历书真是宝藏啊,但凡晚明这批天文学家后继有人,继续对外开放...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统一回答。
: 在西洋传教士罗雅谷所撰得崇祯历书-第四卷-月离历指一书里,
: 详尽介绍了托勒密、哥白尼、第谷通过观测数据建立推导数学模型的过程。
: ...................
--
FROM 117.133.68.*
开普勒三定律,记载是在万历末期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普勒三定律是第古数学模型的直接推论。
: 崇祯历书于开普勒三定律的时间不明,但是崇祯历书
: 必然晚于第古的数学模型。
: ...................
--
FROM 166.111.68.*
然而儒略历到格里高利历法的改革是在158x年,此次改革的置闰,基本上是中国大统历的水平,所以现在有说法是从中国山寨的。
纪年的话,你说那个几千年的纪年,我是没查到。按欧洲的记载,公元纪年在格里高利历改之前就普及了。难道又是什么西方伪史?...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罗雅谷1593年出生于米兰,是一位地位崇高的法学家之子。在1614年加入耶稣会,并成功的完成了早期的学业,对于数学特别有天份。1617年,在罗马被贝拉明(Cardinal Bellarmino或是Saint Robert Bellarmine)枢机主教授任神父职之后,与44个伙伴一起前往远东地区传教。最早他待在果阿邦学习神学,后来待在澳门。1622年,当澳门被荷兰军队围攻时,他教导居民使用大炮,进而使该市解围。1624年随高一志进入中国大陆,住在山西,学习语言与相关的在地知识。1631年,被传唤至北京历局与徐光启、汤若望、龙华民和邓玉函共事,协助改革中国历法,编修《崇祯历书》。1638年逝世于北京,享年45岁。许多中国官员都有参加他的葬礼,他被葬于滕公栅栏。
: 罗雅古1617年离开意大利,他不知道西元历。这说明罗马天主教至少在1617年还没有改元为现在的公元历。
--
FROM 166.111.68.*
中国古代历法是阴阳合历,还要求能推日月食,以求达到“顺天应人”的宗法目的。比西历、回回历都要求高得多。崇祯历书的制定,也进行了日月食预测验证,非常严谨。
所以我们其实应该有更大的动力去研究天文星相的。为何没能出一个第谷、开普勒这样的基友,把天文、力学来一个质变,真的很遗憾啊。凑开普勒三定律,不需要近代数学基础啊,难道是观测资料不全的问题?
天使兄有没有研究过这方面的事情。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对。开普勒拿到的是数据,公式是凑出来的,有了公式再反推出模型。
: 某年某月某日我在图书馆看过。
:
--
修改:tianc03 FROM 166.111.68.*
FROM 166.111.68.*
你说这个章蔀之说,是天朝的啊...罗雅谷这么写,很可能是伪托中国古法。他要是按欧洲的来,崇祯不会批准的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罗雅谷在书里专门记载了西历的历法是章蔀纪元法,以19年为1章,28章为1表,15表为1总,1总有420章7980年,每年为365日1/4日,每4年加1日,崇祯元年为总期6341年。
: 如果教廷有改历,他不会不知道,也不会不讲。
: 或者教廷并没有改历,或者教廷的改历发生在罗雅谷身后。
: ...................
--
FROM 166.111.68.*
19年为1章,周髀算经就写了,说的是一种天文现象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165172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章蔀纪年法是西历。
: 《月离历指-测平行度第二》
: “ 如上所说,想求月平行率,必须用各率均齐之前后两食。如果得到此前后食,必须考察古之传记。今考察21史各天文志,大都有年月日,而无时刻分秒,经纬度数。那么怎么取呢?不得已借用西历,会通用之。
: ...................
--
FROM 166.111.68.*
他们说那个朱元璋禁止民间研习天文,我感觉不是主要因素。朱元璋够重视天文了,回回钦天监都留下来了,用于和本土钦天监相互印证,中国当时天文可以说遥遥领先欧洲。而且洪武体制到嘉靖初年就彻底崩坏了。
明初实际上是文化荒漠,数学人才奇缺的时代。我感觉还是文化和数学断代导致的。
欧洲文艺复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冒起来了,但实际上欧洲自从12世纪获得《几何原本》,加上后面来自阿拉伯的数学知识,普及数学已经有几百年。第谷开普勒这样的人,获得的数学训练可能好一些?欧洲科学后来居上,背后是这几百年的积累。
但至少所谓中国人把天文、数学当奇技淫巧是占不住脚的,传统中国人没有把科学当做奇技淫巧,能精确预测天相对中国人吸引力很大。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文学退步的问题还是得归咎于明朝。这近300年,似乎确实没有进步。连给时钟上发条的工作,都不知道怎么做,总之是没做。
: 帮明朝找找借口的话,应该是在国家层面没有能再进行大规模的四海测量。三百年时间过去后,斗转星移,必定会出现原来的参照物与原预测位置发生偏移的现象。
: 比如我们已经知道开普勒第三定律,给每一颗星星画出椭圆曲线,但是星星的实际运动,并不是完美的椭圆曲线,受到未知引力作用,它必然发生偏移。
: ...................
--
修改:tianc03 FROM 117.133.68.*
FROM 117.133.68.*
开普勒是哥白尼日心学说的坚定支持者,他开始认为五纬都是圆周运动,后面发现不是,而是椭圆运动。这就是他的第一定律。
开普勒确实聪明,能够想到用不同年份火星地球相对位置固定时的数据,来回避参照系间的自身运动,等确定了一个参照系的模型,再求另一个。这类似EM估计的一种迭代思想。
但基础还是哥白尼、第谷等前人的观测资料,要不是有十几年积累,开普勒这个算法也行不通。他拿到观测资料来自于超强的求知欲。
所以,日心说等天文模型、三角学等数学基础、长期的观测资料,这就是欧洲近代天文学突破的基础吧
【 在 top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普勒实际上有他自己关于太阳系的理论。为了支持他的理论,开普勒窃取了第谷的数据,其中是有故事的【注】。但他发现观察数据并不符合他的理论,也不符合哥白尼的理论。最终,他只好断定,地球和火星的轨道并不是哥白尼所认为的完美的圆,而是别的东西。
:
: 开普勒现在的任务是利用第谷的数据,计算地球和火星的轨道。
: ...................
--
FROM 166.111.68.*
郭家,真是汉人尽作胡儿语啊。
上面那个网友发的资料,说明第谷的天文观测资料是天文学发展的关键一环。
郭守敬为了授时历,进行了3年多天文观测,但也没有第谷这样十几年的坚持(不过第谷毕竟晚了200年),而且这些数据恐怕也是失传了。
南宋黄裳曾绘制《天文图》,比欧洲同等水平星表早300年,但我估计南宋的天文观测数据也是失传了。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朝的民间数学还是有人的,王文素。官方天文应该是没人的,元朝的搞天文的家族归隐了,我有印象郭守敬等家族后人不肯出来帮明朝。
: 刘伯温可能是明朝的天花板,但是他不是搞天文的,可能也仅仅是略通天文。
:
--
FROM 166.1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