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开普勒从第谷那里拿到的,是一个数学模型,而不是天文数据表
不对。开普勒拿到的是数据,公式是凑出来的,有了公式再反推出模型。
某年某月某日我在图书馆看过。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普勒三定律是从第谷的数学模型里推导出来的。
--
FROM 112.47.136.*
你也别统一了……
你抄的书,相比于开普勒创作三定律,明摆着都已经转抄了很多手了。
我看过的书,讲的是开普勒如何整出椭圆公式的过程。当然还有第谷、开普勒的历史经历,甚至有开普勒手里的数据列表片段。
我记得当时看那本书时,我觉得我也可以完成开普勒的工作,现在这个时代,由数据倒推出公式仅需要几分钟,而开普勒花了大半辈子。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统一回答。
: 在西洋传教士罗雅谷所撰得崇祯历书-第四卷-月离历指一书里,
: 详尽介绍了托勒密、哥白尼、第谷通过观测数据建立推导数学模型的过程。
: ...................
--
FROM 112.47.136.*
你的书只有结论,没有过程。
我的书是讲数学史的,所以会详细阐述从第谷到开普勒,怎么由原始数据变出这个著名的公式,包括他们花了多长时间。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抄的这本书,是崇祯二年(西历总期6342年,公元1629年)年写成的。
: 你看的书,是哪一年写成的?
--
FROM 112.47.136.*
崇祯登基时,第谷早就死了。又翻了一下年表,开普勒死于崇祯3年,1630年。
第三定律发表的时间在1619年。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普勒三定律是第古数学模型的直接推论。
: 崇祯历书于开普勒三定律的时间不明,但是崇祯历书
: 必然晚于第古的数学模型。
: ...................
--
FROM 112.47.136.*
天文学退步的问题还是得归咎于明朝。这近300年,似乎确实没有进步。连给时钟上发条的工作,都不知道怎么做,总之是没做。
帮明朝找找借口的话,应该是在国家层面没有能再进行大规模的四海测量。三百年时间过去后,斗转星移,必定会出现原来的参照物与原预测位置发生偏移的现象。
比如我们已经知道开普勒第三定律,给每一颗星星画出椭圆曲线,但是星星的实际运动,并不是完美的椭圆曲线,受到未知引力作用,它必然发生偏移。
根据实测,校正了就好。明朝没有能做到。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古代历法是阴阳合历,还要求能推日月食,以求达到“顺天应人”的宗法目的。比西历、回回历都要求高得多。崇祯历书的制定,也进行了日月食预测验证,非常严谨。
: 所以我们其实应该有更大的动力去研究天文星相的。为何没能出一个第谷、开普勒这样的基友,把天文、力学来一个质变,真的很遗憾啊。凑开普勒三定律,不需要近代数学基础啊,难道是观测资料不全的问题?
: 天使兄有没有研究过这方面的事情。
: ...................
--
修改:zszqzzzf FROM 112.47.136.*
FROM 112.47.136.*
明朝的民间数学还是有人的,王文素。官方天文应该是没人的,元朝的搞天文的家族归隐了,我有印象郭守敬等家族后人不肯出来帮明朝。
刘伯温可能是明朝的天花板,但是他不是搞天文的,可能也仅仅是略通天文。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开普勒从第谷那里拿到的,是一个数学模型,而不是天文数据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Sep 24 00:29:37 2022), 站内
:
: 他们说那个朱元璋禁止民间研习天文,我感觉不是主要因素。朱元璋够重视天文了,回回钦天监都留下来了,用于和本土钦天监相互印证,中国当时天文可以说遥遥领先欧洲。而且洪武体制到嘉靖初年就彻底崩坏了。
:
: 明初实际上是文化荒漠,数学人才奇缺的时代。我感觉还是文化和数学断代导致的。
:
: 欧洲文艺复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冒起来了,但实际上欧洲自从12世纪获得《几何原本》,加上后面来自阿拉伯的数学知识,普及数学已经有几百年。第谷开普勒这样的人,获得的数学训练可能好一些?欧洲科学后来居上,背后是这几百年的积累。
:
: 但至少所谓中国人把天文、数学当奇技淫巧是占不住脚的,传统中国人没有把科学当做奇技淫巧,能精确预测天相对中国人吸引力很大。
--
FROM 112.47.136.*
我觉得……你的说法露怯了。什么叫做“完全符合月球轨道”?
一切模型和真实值,都存在着误差。本来就是以误差来判定不同模型的优劣的。
我猜测你的“完全”,大概是指肉眼看不出差异。
授时历对太阳年的预测值,与现代真值每年也就差25秒,哪里是肉眼能分辨的。
格里高利历与真值也是差26秒。
两者难分高下,发明时间不一样。
历法虽然好,但是每年25秒的误差,累积300年不较正,7500秒,当然是差了一个时辰。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开普勒从第谷那里拿到的,是一个数学模型,而不是天文数据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Sep 27 17:41:37 2022), 站内
:
: 自古以来,不论中史还是西史,对于日月五星,都是测轨道,修正关键数据,
: 从来不记录原始数据。
: 中史李淳风、郭守敬是如此,西史托勒密、哥白尼、第古等人也是如此。
: 对于各种历法授时、日月食预测等的预判能力,全在于对模型的建设。
:
: 第古在这方面,做到了古代的顶峰,他提出的模型,就是一个椭圆,完全符合月球轨道。
:
--
修改:zszqzzzf FROM 112.47.136.*
FROM 112.47.136.*
椭圆只不过是一个简化模型,简化两字就注定不可能是“最后的”。
而仅仅是方便的方法。
吃饱需要七块饼,不能只吃第七块。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由浅入深。
我们承认开普勒定律的历史贡献,但谁也不会止步于此。谈何最后?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论他实际认为是什么,只要实际等价于椭圆,他就是最后的赢家。
--
FROM 112.47.136.*
但凡对五星进行观测,跟踪画图的天文学家,都会得到一个准椭圆轨迹图(不是椭圆)。
以为椭圆模型是晚明时期才得到的,简直是太幼稚了。
第谷和世界各地前代天文学家所做的事情,并没有两样。
行星在天空的实际轨迹,那个准椭圆,如果把长时间的观察数据都标在一起,应该是象一个线团。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拿到椭圆模型,符合事务的本质,就逐渐进入近代了。
: 就古代天文史家的术法竞争而言,第谷就是最后赢家。
--
FROM 112.4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