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何朱棣对西域没什么兴趣
西域已经有自己的强势文化了,用汉文化很难同化他们,没有当地人的归附,汉人不愿意去那些地方,即便打下来也没多大意义受不住
【 在 tematare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03.254.68.*
强不强势你自己看呗。满洲人统一了天下也能搞儒家写汉字,你看西边有做到么?那边有西方文化传入了,和中华文化形成竞争,人口再少变不成汉文化也没用啊,这边没人愿意去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域强势毛的文化啊
元明清时代的西域总共都没多少人啊
清代打下西域的时候,整个西域都没100万人。
清代甘肃都2000多...
--
FROM 103.254.68.*
满洲人在明朝就搞儒家这套,还看三国演义了。西域按你说的明朝都没什么人,怎么没见西域人在明朝用汉语学儒家呢?
我觉得就是西域人有机会接触西方来的宗教文化,与中华文化形成了竞争,导致很难被汉化。不说明朝,成吉思汗的蒙古就能作到不汉化,就和以前的北方少数民族不一样了。
其实更早的什么鲜卑这些只所以能逐渐凝聚,也与佛教的西方传入与中华文化形成竞争有关系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因为大清特意要的效果啊
: 大清对西域移民军屯,搞的绿营驻军都要几年换一下驻扎点,防止绿营汉人汉化西域呢。
: 大清对西域上层伯克允许剃发易服,对老百姓不搞推广,生怕老百姓被汉人教坏了。
: ...................
--
FROM 103.254.68.*
其中中华文化最大的吸引力就是改变草原民族推举首脑或者兄终弟及的继承观,所以对老大的下一代特别有吸引力。往往都是老大的兄弟反对汉化,老大的儿子支持汉化,最后儿子在汉人帮助下取得胜利,然后为了巩固法理顺势汉化。
西域大多都是被统治,没有来自上层的汉化动力,又能接触到能与中华文化竞争的西方文化,所以汉化从来不如东方北方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朝没有控制西域
: 明朝时对甘肃的开发都很不充分。
: 得发展到清代甘肃发展充分了,对西域的开发更顺理成章一些。
: ...................
--
FROM 103.25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