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唐玄宗如果在安史之乱前突然暴毙
你这是上帝视角。当时的唐朝没法知道安禄山会不会越打越多,因为削藩的事儿,其它藩镇是对安禄山有同情的,更没法知道安禄山什么时候会死。
然后后来收到一系列好消息后,也没办法知道是拖一个月就是对方兵疲之时,还是要拖三个月、一年。既然当时叛军已露败象,为什么名将带领的几十万大军主动出击,就一定不能取得战果呢?
【 在 flame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安禄山造反其实是硬来,而且伊起兵一年就自己病死了吧
: 如果唐廷深沟高垒不急于决战,多拖几个月,等叛军师老兵疲了再出关
: 加上背后义军的配合,分进合击
: ...................
--
FROM 103.254.68.*
安史之乱8年,除了第一年和最后一年,其它时间都是肃宗指挥的啊,并没多厉害呀。。。
关中之卒虽然都是新募之兵,但毕竟数量庞大,又有名将带领,有什么理由能相信出击就一定会全军覆没呢。有些事情不能只考虑军事影响,确实得考虑政治影响得呀,毕竟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
【 在 flame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是客观现实,事后诸葛亮地看,唐廷只要多拖几个月,做好准备再打,基本上十拿九稳
: 当时的大将们也有这种观点,关中之卒大多是新募之兵,直接去打胜负难料,不如一边练兵一边等待时机
: 是玄宗因为急于挽回自己政治上的失败,利用几十年统治的余威去逼迫将领进军,这才一败涂地
: ...................
--
FROM 103.254.68.*
皇帝社会,皇权就是最大的政治,哪有什么超越皇帝的“朝廷”哟,你还真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呀
【 在 flame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臣子造反朝廷平叛这种事历代多了去了
: 总的来说官军还是占有大义名分和人力物力上的优势,没有必要急着和叛军决战,反而是叛军拖不起,不能快速分出胜负的话,时间一长会被越来越多的勤王军队围攻,所以相形之下造反军队会显得主动性强一些,但这并不是朝廷弱于叛军的证据,朝廷是天下共主完全可以跟着自己的节奏来
: 唐廷急于和安禄山决战,和玄宗的个人因素关系更大点,安禄山是玄宗一手提拔的宠臣,而且破例授予三镇节度使,让他拥有全国最强大的一支野战军团,而现在恰恰是这个安禄山造反了,立刻显得玄宗此前的信任倚重不惜打破常规是多么可笑愚蠢
: ...................
--
FROM 103.254.68.*
而且你说“臣子造反朝廷平叛这种事历代多了去了”,那你想想又那次平叛,朝廷不是能快则快的,有谁能够在取得优势的情况下不出兵慢慢等的。
这种事情一是怕久了生变,而是怕越打的久平叛的将领积累越多,以后越尾大不掉。都是能快则快的。你看后面肃宗自己对收复两京是多么的急迫和执着
【 在 flame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臣子造反朝廷平叛这种事历代多了去了
: 总的来说官军还是占有大义名分和人力物力上的优势,没有必要急着和叛军决战,反而是叛军拖不起,不能快速分出胜负的话,时间一长会被越来越多的勤王军队围攻,所以相形之下造反军队会显得主动性强一些,但这并不是朝廷弱于叛军的证据,朝廷是天下共主完全可以跟着自己的节奏来
: 唐廷急于和安禄山决战,和玄宗的个人因素关系更大点,安禄山是玄宗一手提拔的宠臣,而且破例授予三镇节度使,让他拥有全国最强大的一支野战军团,而现在恰恰是这个安禄山造反了,立刻显得玄宗此前的信任倚重不惜打破常规是多么可笑愚蠢
: ...................
--
FROM 103.254.68.*
马嵬驿事件,我个人是觉得,哪里什么大臣闹事哟。根本就是玄宗父子不和,肃宗带人造反而已。
在皇帝眼里,利益集团是为皇帝服务的,哪里有皇帝代表利益集团发声这种说法。利益集团反对皇帝,这叫造反。
【 在 flame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只是理想的说法,就算是唐朝自己,皇帝被政变搞下台的还少吗
: 皇帝代表的是一个利益集团,皇帝也只有代表这个集团发声的时候是最强大的,而不是只要有了皇帝这个名头就能够自动强大,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 安禄山叛乱要砸的是整个唐王朝这个盘子,所有既得利益者天然会反对他,所以哪怕这个窟窿是玄宗自己捅出来的,大臣们还是能团结起来对抗叛军
: ...................
--
FROM 103.254.68.*
关键就是。为什么会认为20万大军,出击一下就会丢掉潼关?你觉得合逻辑吗?何况还是在已经多少取得优势的情况下
【 在 flame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战略上进攻不妨碍战术上防守啊
: 那时候唐廷又不是光在被动挨打,郭子仪李光弼也在河北作战,而且打的很好
: 安禄山是精锐尽出一波流,如果不能一口气攻破潼关杀进长安,之后就会进退两难
: ...................
--
FROM 103.254.68.*
我觉得皇帝都是这样认知的,我是皇帝我也这样认知,这是人性。我下台了,国家好,哪又有什么用?
马嵬驿之变哪有多少皇亲国戚,是玄宗发现有造反的苗头,头头带着杨家兄妹,拉着肃宗和肃宗儿子偷偷跑的。估计没想到自己的禁军里还有反对势力,最后估计发生兵变导致杨家兄妹被杀,肃宗也跑了。
【 在 flame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这种皇帝当然有,但是抱着这种认知的皇帝混不长的
: 玄宗自己就是政变上台的,晚年靠玩弄权术维持统治,他能不知道权力是咋回事吗
: 随行那么多皇亲国戚,咋就让几个士兵出来嚷嚷天诛国贼,没人出来维持至高无上的皇权?
: ...................
--
FROM 103.254.68.*
就你举的例子,这样质疑有什么问题吗?如果这个换行关系到公司老板的切身利益,换一下就不行?
【 在 flame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在黑玄宗的认知能力吗
: 就不说打仗,如果你是产品经理,会跑过去指导程序员在哪里换行吗?
: “关键就是,你为什么认为20万行的程序,在这里换个行就会跑不起来?你觉得合逻辑吗?何况还是在已经跑过很多次的情况下”
: ...................
--
FROM 103.254.68.*
这里就有几个疑问了,局势总体是利好的,为什么士气会低落,哥舒翰冤杀安思顺等人时是否考虑士气问题,玄宗知道士气有问题吗。
另一方面,即使士气低落,又怎么会想到20w打1万,一站就全军覆没还把通关丢了呢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哥舒翰久经战场,他是知道情况的,所以他建议不要出关,最后我记得哥舒翰是哭着出关的,可见士气是什么样子的,败了也不奇怪
【...
--
FROM 114.254.2.*
建议去看看肃宗打的收复两京之战,本来李泌建议的先取范阳,把叛军老巢端了,然后再合围灭掉叛军,不觉得似曾相识?然后肃宗一样不停啊,同样急于先收复两京。区别只是这次没有哥舒翰那样拉跨,再加上有用洛阳百姓为回报拉来的回纥兵,所以赢了而已。但这个决定同样让安史之乱有延续了多少年
【 在 flame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观点就是肃宗没有用错人的政治包袱,而且权威也不足,不太可能逼老将们去硬打
: 如果不硬打,按双方的军事经验,不至于被攻陷长安,会更快平定
:
--
FROM 103.25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