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古代世家大族为何没有再战乱中灭亡?
定计门第世家都跑了,成为过江侨姓,剩下比较弱,崔家,刘家等等没啥钱,只能留下,用耐心,忍耐,屈辱,小心翼翼与异族周旋,终于迎来了春天。
493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按照南中国门第世家的葫芦,画出了北中国门第世家的瓢,他下令;太原王家,赵郡李家,范阳卢家,荥阳郑家,清河崔家,成为门第,这就是五大姓。魏孝文帝带头娶五大姓家的女儿为妃。并且为弟弟们都娶了五大姓家的女儿为王妃,拓跋家王爷们之前娶的妻子,一律降为小老婆。
--
FROM 223.72.74.*
【 在 sailorm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家是隋唐时候才被拔高起来的,论门第,崔卢郑王一直是最高门阀
: 原来北朝分山东士族和关中士族
: 山东是清河和博望的崔氏以及琅琊王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四家为最
: ...................
门阀源自东汉举孝廉,曹魏帝国建立后,皇帝曹丕在东汉举孝廉的基础上,鼓捣出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九品中正制实施几十年,到了曹魏帝国末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门第,政府用人,只论家谱,不论人才。
西晋建国,北中国最尊贵的门第;琅琊王家、陈郡谢家、陈郡袁家、兰陵萧家,南中国土著门第顾陆朱张。晋室东渡,王谢袁萧被称为过江侨姓,与著姓顾陆朱张开斗,结果,强龙斗倒地头蛇。
547年,侯景向皇帝萧衍提出,要娶王谢家的女儿做老婆,萧衍说;王谢门第太高,你往朱家,张家找找看。侯景大恚曰;总有一天,要把王谢家的女儿嫁给家奴。
547年,侯景攻破建康,一番烧杀抢劫,外加饥饿,大分裂时期,神圣不可侵犯的南中国门第贵族,辉煌300年,被侯景终结。
北中国494年,赵郡李家(陇西李家),清河崔家(博望崔家),太原王家,荥阳郑家,范阳卢家等等被皇帝拓跋宏钦点为门第,这就是五大姓,五郡七望,一直辉煌到884年,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内库烧成锦绣灰,长达400多年北中国门阀五大姓,被黄巢终结。
528年,北魏天下大乱,533年分为东魏西魏,西魏老大宇文泰,鼓捣出八柱国,李虎,独孤信,赵贵,李弼,于谨。每个柱国手里有两个大将军。独孤信手下两大将军之一,就是杨忠。
李弼曾孙就是李密,
李虎的孙子就是李渊
于谨曾孙于志宁
这个集团就是关陇集团,一直辉煌到659年,前后130年,缔造隋唐两大王朝,659年,长孙无忌自杀,关陇集团退出历史舞台。
李虎家族属于关陇圈,按照后代子孙墓志铭;老家是陇西狄道人,和五大姓之一赵郡李家,陇西李家(代表就是拓跋宏时期宰相李冲家族)不是一家。
李虎家,杨家,裴家,柳家韦家,都划到关陇圈。韦氏家族创始人,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北周名将韦孝宽。
李世民登基后,重修氏族录,把李家定为第一。阿武当上皇后,李治重修氏族录,把武家列为第一。
李世民女儿汝南公主墓志铭,公主626年去世,16岁;
节选;
公主讳,字,陇西狄道人,皇帝之第三女也。天潢疏润,圆折浮夜光之采;若木分晖,秾华照朝阳之
色。故能聪颖外发,闲明内映,训范生知,尚观箴于女史;言容成则,犹习礼于公宫。
--
修改:yushan11 FROM 223.72.75.*
FROM 223.72.75.*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顶级门阀基本都在北方,去南方的除了琅琊王氏基本都是二流门阀,比如谢家就是袁家小弟。崔家一开始就是顶级门阀,崔琰可是连阿瞒都甚为忌惮的人物。卢植是卢氏门阀始祖,王家郑家也是魏晋三公出身。
===============
东汉时期的世家大族,和曹魏帝国之后的门阀没啥关系,此一时彼一时,东汉时期顶级世家是弘农杨家,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
从曹丕创立九品中正制开始,到了西晋,顶级门阀琅琊王家、陈郡谢家、陈郡袁家、兰陵萧家。
琅琊王家在东汉混的一般,曹魏帝国开始显赫,西晋成为一流门第,琅琊王家暴得大名是从卧冰求鲤的王祥开始,到了王祥的侄孙子王敦,王导,王与马,共天下。
晋室东渡,王谢袁萧跟着过江,成为侨姓。能和过江侨姓相提并论的,是南中国四大家族顾陆朱张,是著姓。
崔家,卢家,郑家最该感谢的就是拓跋宏,要不是他照着南中国门阀制度的葫芦,画出北中国门阀的瓢,用政府的手段,强行制造出五大姓郡望,崔家,卢家,郑家也就和裴家,柳家,杨家一样,是北中国世家大族,根本就达不到北中国顶级门阀,也没资格和南中国王谢袁潇相提并论。
政府用人,只论家谱,不论才华,孝文帝拓跋宏不知道,20年后,他的帝国就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
修改:yushan11 FROM 223.72.75.*
FROM 223.72.75.*
【 在 diaoch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看孝文帝脑子抽风了,改革没几十年江山没了
======================================
孝文帝绝对脑子抽风了,494年,迁都洛阳,说汉化,穿汉服,改汉姓。这些吧,怎么说呢,你也不能说他不对。
但他绝对做错了两件事,一件就是,按照南中国门阀制度的葫芦,画出了北中国门阀的瓢。用政府的手段,强行鼓捣出北中国门阀也就是五郡七望。政府用人,只论门第不论才华。20多年后,北魏帝国就为此项决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崔卢郑王绝对要感谢元宏,要不是拓跋宏,北中国有世家,绝对不会有门阀。
自己带头娶了五大姓陇西李家李冲的女儿为妃。又给自己的弟弟每人重新娶了五大姓家的女儿为妃,王爷们之前娶的正妻,一律降为小老婆。一个有实权的皇帝,自轻自贱如此程度,历史上仅此一例。
--
FROM 223.72.75.*
王谢袁萧从西晋开始,就是顶级门阀,到了东晋,成为过江侨姓,蒸蒸日上。547年,大分裂时期,神圣不可侵犯的南中国门阀,王谢袁萧顾陆朱张,外加吴兴沈家被侯景终结。
唯一的漏网之鱼就是镇守襄阳城的萧詧,萧詧大哥,二哥都被萧绎杀了,在死亡威胁下,554年,萧詧向宇文泰求救。宇文泰纵然白天做梦,也没想到老萧家内斗,竟然到了这种程度。于是出兵攻破江陵,杀了萧绎。然后,意料之中,江陵城图书典籍,金银财宝,美女,外汇储备,粮食绸缎,外加10多万百姓,都被打包运到长安。宇文泰顺手还打下蜀地。宇文泰以长安为都城,蜀地为粮仓,实力大增,超过北齐。
萧詧盘踞江陵,自此成了西魏尾巴国。萧詧的孙女,就是杨广的萧皇后。李治的萧淑妃,也是萧詧二儿子萧岑的后代。
于谨平江陵,安陆太守沈勰投降,举家迁往长安,沈勰北周为官,官至尚书左仆射,女儿成为宇文邕的妻子,吴兴沈家,在北朝立于朝堂。李适的妈沈氏,就是沈勰的后代。
在被迁往长安的10多万江陵百姓中,一个名叫李哦姿的28岁美女,宇文泰把她赏给17岁的宇文邕,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宇文赟。
于谨平江陵,年幼的朱满月被带到长安,没入掖庭,26岁那年,被14岁的太子宇文赟收了房,生下北周末代皇帝宇文阐。
从曹魏帝国末期,两晋,南朝,一直到547年侯景攻破建康,朝政由王谢袁潇这些门阀把持,皇家贵族们争相和门阀联姻。
北中国门阀五大姓,从494年拓跋宏建立,辉煌了400余年,被黄巢终结。
从宋朝开始,科举取士成为主流,平民出身成为官员士大夫主流,但问题也出来了那就是党政。
,一个王朝结束了,党政还没结束,新的王朝继续开争。
--
FROM 223.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