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也是曼德拉效应吧?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九州春秋》:“时王(曹操)欲还,出令曰:‘鸡肋’
,宫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
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三国演义》七二:“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未找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出处,原文应该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以讹传讹“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反而流行了起来。
--
FROM 219.224.22.*
这个没啥效应,就是流传中换了个更好说的说法,这种多的是
【 在 Prat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九州春秋》:“时王(曹操)欲还,出令曰:‘鸡肋’
: ,宫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
: 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 ...................
--
FROM 223.70.153.*
这个不算
这个类似"窗前明月光". 群体的记忆是准确的, 错误的可能是"材料"
曼德拉效应/斯是效应 正好相反, "材料"是准确的, 但群体记忆出错
【 在 Prat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九州春秋》:“时王(曹操)欲还,出令曰:‘鸡肋’
: ,宫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
: 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 ...................
--
FROM 180.162.13.*
但凡上学的时候认真一点都会知道弃之可惜不是三国演义原文,说弃之可惜的时候也没人说这就是三国演义原文。
不涉及什么群体记忆错误还是正确的问题。
至于说“是人”的问题,我学的时候就意识到课本上写的平时用的不一样。所谓群体记忆只能说明不认真上课、记忆力差的人太多。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人学的山寨教材上就是那么写的。
【 在 Prat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九州春秋》:“时王(曹操)欲还,出令曰:‘鸡肋’
: ,宫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
: 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 ...................
--
FROM 113.248.243.*
窗前床前怎么了
【 在 SPQ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不算
:
: 这个类似"窗前明月光". 群体的记忆是准确的, 错误的可能是"材料"
: ...................
--
FROM 218.2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