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刘秀还是缺乏四个自信
帝曰:"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车茅马,使后世之人不知其处。太宗识终始之义,景帝能述遵孝道,遭天下反覆,而霸陵独完受其福,岂不美哉!令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
刘秀认为汉朝后面还有天下反覆还有朝代,缺乏四个自信
--
FROM 43.224.44.*
冬十月甲子,表首阳山东为寿陵,作终制曰:“礼,国君即位为椑,存不忘亡也。昔尧葬谷林,通树之,禹葬会稽,农不易亩,故葬於山林,则合乎山林。封树之制,非上古也,吾无取焉。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骨无痛痒之知,冢非栖神之宅,礼不墓祭,欲存亡之不黩也,为棺椁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而已。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合古涂车、刍灵之义。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季孙以玙璠敛,孔子历级而救之,譬之暴骸中原。宋公厚葬,君子谓华元、乐莒不臣,以为弃君於恶。汉文帝之不发,霸陵无求也;光武之掘,原陵封树也。霸陵之完,功在释之;原陵之掘,罪在明帝。是释之忠以利君,明帝爱以害亲也。忠臣孝子,宜思仲尼、丘明、释之之言,鉴华元、乐莒、明帝之戒,存於所以安君定亲,使魂灵万载无危,斯则贤圣之忠孝矣。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桑、霍为我戒’,不亦明乎?其皇后及贵人以下,不随王之国者,有终没皆葬涧西,前又以表其处矣。盖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延陵葬子,远在嬴、博,魂而有灵,无不之也,一涧之间,不足为远。若违今诏,妄有所变改造施,吾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臣子为蔑死君父,不忠不孝,使死者有知,将不福汝。其以此诏藏之宗庙,副在尚书、秘书、三府。”
老一代革命家水平还是远超常人的
【 在 leveret 的大作中提到: 】
: 曹丕: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
:
: :
--
FROM 43.224.44.*
西岐人见识更少吧?天命靡常
【 在 slurry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候的人,能看到的历史也才多少年呀,咋就会有这么深刻的认识呢,
:
--
FROM 43.224.44.*
鞑虏认知也差不多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有天子而为匹夫,亦有匹夫而为天子者。
【 在 slurry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候的人,能看到的历史也才多少年呀,咋就会有这么深刻的认识呢,
:
--
FROM 43.224.44.*
本thread后面有人引用曹丕的话,也只是陈述事实以防万一爱惜民力吗?曹丕诅咒发誓显然不是说着玩的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段话里“天下反覆”只是陈述事实。后面的话可以理解为以防万一,也可以理解为爱惜民力
--
FROM 43.224.44.*
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王孙满是陈述事实以防万一爱惜民力不?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段话里“天下反覆”只是陈述事实。后面的话可以理解为以防万一,也可以理解为爱惜民力
--
FROM 43.224.44.*
商书 伊训
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伊尹认知到“天下反覆”不?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段话里“天下反覆”只是陈述事实。后面的话可以理解为以防万一,也可以理解为爱惜民力
--
FROM 43.224.44.*
夏书·五子之歌
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
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
其五曰:“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夏朝人似乎也知道“天下反覆”?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段话里“天下反覆”只是陈述事实。后面的话可以理解为以防万一,也可以理解为爱惜民力
--
FROM 43.2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