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古代无法搞定东北农业,必须近代才能搞定?
近代才没有搞定,是现代才搞定的。从朝鲜战场下来的大批军人的生产建设兵团。
【 在 cozy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京杭大运河,主要功能是南粮北运,支持京师供应。
: 现在我们的粮食格局,却是北粮南运。
: 离京师更近的东北,生产粮食的潜力远超长江流域,当时却没有开发出来,到了近代才逐渐开发,靠的是什么科技进步?为什么古代无法搞定,必须近代才能搞定?
: ...................
--
FROM 112.47.137.*
多少代?没多少代。
日本往东北共移民了100多万人,挺多了。
1893年,东北三省的人口为600万,到清末已经将近2000万了。这些增量是汉族移民闯关东。就一代人。
【 在 zhuzhuxia008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胡扯了,黑龙江多少代人早就在那里耕种,日本军官骗大萧条事件后被静默大量破产失业的日本人说黑龙江是荒地,可以送他们去开拓,实际上是去抢中国人土地
--
FROM 112.47.137.*
黑龙江可耕地面积并不大,很冷。
现在大米产自北大荒,是因为北大荒已经经历过翻天覆地的改造。
这种工程是大工程,靠个体农民是没有可能搞定的。
如果不能理解,就想想长城。
【 在 cozy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近代山东、河南人,大批闯关东,都是因为关东可耕地面积大,可以养活更多人
--
FROM 112.47.137.*
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
你在现在这个时代的地位,跟他们当时的地位,恐怕还比不上。
他们战天斗地,把沼泽和冻土变成万顷良田,青春没有被浪费。
【 在 zhuzhuxia008 的大作中提到: 】
: 扯了半天,不就是说黑龙江农垦建三江么,一群下乡的过剩人口是高科技重工业?
--
FROM 112.47.137.*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吃着东北大米,记着这是黑龙江的阶级弟兄的劳动成果,没问题吧
【 在 zhuzhuxia008 的大作中提到: 】
: 沃去,在遥远的泉州还有这么热爱建三江
--
FROM 112.4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