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赵国可惜了,那么多名将,却选择了赵括
白起偷偷带援军翻越太行山增援。
赵括以为自己对王乾兵力优势。
没想到白起的援军突然出现。
【 在 Demi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啊,赵括完全没经验,感觉纸上谈兵也不至于那么骚操作,几十万大军上来就全军突击,且不在行军补给路线上设防而被全部围住,轻易地跟大营阵地失去联系,还真是骚操作,而且最奇怪的是,几十万大军还被五千奇兵隔成两段,真不知道怎么会有这样的情况,两面夹击还能干不掉
: 馕迩耍看送猓褂星啬橇酵蛭迩卸险跃笸寺废叩牟慷樱际敲挥芯蕉肪驼季菡铰砸氐模跃那楸üぷ髡媸遣畹郊伊耍退隳悴慌杀芈废呱系囊兀灿胁慷痈卣饬街Р慷臃⑸庥稣交蛘叨云渖挪⒈ǜ娲蟛慷樱裁荒敲纯炀湍芙ê冒Α1晃Ш蟛患霸缱ソ羰奔淝抗ィ
: 居然待援,赵国有多少生力军家底他不知道吗?46天人相食了,才强攻。
: ...................
--
FROM 122.9.80.*
白起的援军突然出现,赵括脑子乱了。
相当于对手出盘外招,自己所有计划全错了。
一般人这时候都会“让我缓缓”。
【 在 Demi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算没读过兵法,从常理也能知道要在第一时间突围,继续耗下去显然对自己更加不利,第一时间强攻,秦军的壁垒还没有完全形成,围堵的军队也不太多,他突了一把不成功后居然怂了,筑壁坚守待援46天才又不得不突围……
: 攻
--
FROM 122.9.80.*
当时秦国很危险。
一半主力被困在上党。
外面还有魏/楚/齐,坐山观虎斗。
为了调白起去上党,秦王自己都出动,顶替白起原来的位子了。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 在 hanfengze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力问题,换谁区别都不大。
--
FROM 122.9.80.*
长平之战在秋天,粮食是有的。
长平离赵国近,秦国远,后勤赵国好的多。
至于打了2年,是关系僵化了2年。
之前秦国没有进军上党。
【 在 Oriphia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故事要看来龙去脉,抽一段出来看,看不出所以。
: 冯亭前262年献上党,长平之战是260年,秦赵已经打了2年,赵国地盘比秦小,北面还和燕国在打,实际上就是没粮了,《战国策 齐策二 秦攻赵长平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 所以在廉颇坚守第三道防线时,赵国的补给已经差不多没了,再守下去就是必败,进攻更有可能邯郸赵王众将相议后的共识,但进攻众将也没有把握,最可能是最后只有赵括站出来。就像抗美援朝没人请缨挂帅的情况一样。
: ...................
--
FROM 122.9.80.*
孤证不立,你那的齐策不也是孤证?
刑事讲孤证不立,凡是可能不是罪犯的都不是罪犯。
什么时候历史讲孤证不立了?凡是可能假的都算假么?
【 在 Oriphia 的大作中提到: 】
: 孤证不立,你说这些细节都出自史记,但史记明显就是故意把赵括写成傻子的。对赵括的故事漏洞太多了。就算赵孝成王是傻子,中了反间计,但当时赵国丞相是平原君赵胜,反间计骗得过平原君?或者赵括是傻子平原君看不出来?
: 结合战国策所说的赵国缺粮,很容易看出史记胡说八道。
: #发自zSMTH@LYA-AL00
: ...................
--
FROM 122.9.80.*
学廉颇就好了。
当时秦国已经快不行了。
才动用的白起,不然王乾不会让出军功。
【 在 Trump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赵括也没犯大错 赵国国力不如秦 耗不过
: 只能硬着头皮正面搞决战
--
FROM 122.9.80.*
赵国先动用的赵括。
当时秦军一半在上党军团(太行山/王屋山环抱中间),对峙廉颇。
一半在河内军团(太行山以南)面对魏国。
赵国让赵括带全部剩余部队去上党,用全部赵军,一举全歼上党军团的一半秦军。
秦国让白起帅河内军团精锐翻太行山北上增援。
秦王去河内军团代替白起指挥(对付魏国)
赵括是按秦军赵军的态势布置的。
没想到白起带着援军悄悄到了。
【 在 Trump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秦国秘密启用的白起 赵括不知道对面主帅换人了
: 知道的话 可能不会去正面刚了
--
FROM 122.9.80.*
你不能自己看看地图么?
赵国到上党要穿山,秦国到上党就不用穿山了?
秦国到上党,要穿黄河,然后到临汾,然后穿王屋山,才能到上党。
赵国只用穿太行山就行。
而且赵国穿山一路上好走多了。路上很多小盆地,可以中间休息。
更不用提,赵军防线后方就是上党盆地产粮区,就地产粮。
而且赵国在秦国补给线边上还有坚城皮牢没有打下。
北部太原赵军还能南下。
秦军很危险。
【 在 Oriphia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打开地图看一看,不然就真的是纸上谈兵了。
: 长平离赵国只是直线距离近,自古穿行太行山只有8条路,称“太行八径”,赵国补给要走滏口陉。
: 秦国虽离上党远,但路好走,双方补给只算是五五开,赵国并没有优势。
: ...................
--
修改:seeasee FROM 122.9.80.*
FROM 122.9.80.*
河内在哪里?
在太行山以南啊,焦作附近。(长平在太行山以北,长治,高平)
王为啥自之河内?
因为白起原来在河内,把白起派去长平了,秦王来代替白起坐镇河内剩余部队。
为啥要坐镇?
因为河内以东是韩魏。可能要偷鸡。
白起怎么偷偷去的长平?
从河内翻太行山北上。
秦国只发了2郡。
赵国把所有人派去长平了,想速胜。
秦国也是拼了,把就近的人派过去。
【 在 Oriphia 的大作中提到: 】
: 《白起王翦列传》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 但秦国国力强,人多,秦王发了2个郡所有15岁以上男性去运粮,赵国又没这样的动员能力。
--
FROM 122.9.80.*
河内向长平发什么粮。
这条路挺难走,如果知道秦国会走这条线,赵括就不会上当了。
秦军王乾兵团,一路过黄河,走临汾,乌龙岭,跨王屋山,到长平。
军粮肯定也是这条路啊。
而且太行陉,比涉县/黎城一带难走多了。
再说,你说河内的粮。
赵国还有上党本地的粮呢。
主要粮还是关中的。
要从秦国国内走,那要走黄河,到河内,再翻山。
顺水还好说,运粮船回家,要逆流三门峡,歇菜。
而且,还有3个月就冬天。
黄河一上冻,秦军后勤就完蛋了。
而且战国,还没棉花。冬天秦军大山里过冬,太酸爽了。
【 在 Oriphia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在河内向长平发粮,也要走太行八陉,算起来和邯郸运到长平是一样的距离,一样的难道。
: 一方面从关中送粮,一方面从河内送,就是五五开,赵国在补给上没有优势啊。
--
修改:seeasee FROM 122.9.80.*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