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何南北朝有五胡乱华的说法,后世辽金元却没有三胡乱华的观点
哪里是南北朝,东晋时期就已经有五胡叛乱的说法了:
帝既冠,太后诏曰:"昔遭不造,帝在幼冲,皇绪之微,眇若赘旒。百辟卿士率遵前朝,劝喻摄政。以社稷之重,先代成义,僶俛敬从,弗遑固守。仰凭七庙之灵,俯仗群后之力,帝加元服,礼成德备,当阳亲览,临御万国。今归事反政,一依旧典。"于是居崇德宫,手诏群公曰:"昔以皇帝幼冲,从群后之议,既以暗弱,又频丁极艰,衔恤历祀,沈忧在疚。司徒亲尊德重,训救其弊,王室之不坏,实公是恁。帝既备兹冠礼,而四海未一,五胡叛逆,豺狼当路,费役日兴,百姓困苦。愿诸君子思量远算,戮力一心,辅翼幼主,匡救不逮。未亡人永归别宫,以终余齿。仰惟家国,故以一言托怀。"
后来苻坚骂姚苌的时候也提到过:
坚瞋目叱之曰:“小羌乃敢干逼天子,岂以传国玺授汝羌也,图纬符命,何所依据?五胡次序,无汝羌名。违天不祥,其能久乎!玺已送晋,不可得也。”
【 在 ddwb710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不是文人的节操下降了。
--
修改:bhima FROM 175.154.82.*
FROM 175.154.82.*
五胡没有像北魏那样快速建立长期政权也是一个原因,大都是数代而亡,如果能持续久一点就可以增加正统性了,这也是苻坚为啥坚持南伐的一个因素,统一了就自然变正统了。
【 在 Demi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是五胡原本就是在境内,祸起萧墙才是乱华,辽金元明显的从境外打进来,不是乱华是侵华。
: 五胡的政权形成主要是在长城以南中原汉地,政权里面也有大量的晋朝地方政权的汉人,且都用汉字,五胡贵族大多会汉语,即便是像石勒,只是不识字,但读史记汉书能听懂。拓跋作为后来户,最初可能形态类似于后来的契丹,汉化程度最低,迁都后六镇又更低,但其政权形成的区域代
: 睾么跻彩窃诔こ且阅系暮旱兀由嫌薪实矍盏愕那谕醮笃欤权里也有不少汉人,甚至晋宗室。后来又有北魏孝文帝这样的汉化激进派。
: ...................
--
修改:bhima FROM 175.154.82.*
FROM 175.154.82.*
不,前秦的民族融合还没到位,汉化仅仅是少数氐族贵族的事情。北魏的汉化是从魏太武帝征服前凉吸纳了大批儒家学者在北魏境内长期教育的结果。
【 在 cj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秦是有点儿可惜,就差最后那一哆嗦,可惜淝水之战功亏一篑。
--
修改:bhima FROM 175.154.82.*
FROM 175.154.82.*
难,崔浩案就证明这需要时间的。
【 在 cj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能打败东晋的话,应该可以吸收大批南渡的世家大族进前秦政权吧?
--
修改:bhima FROM 175.154.82.*
FROM 175.154.82.*
王猛的那些政策对氐族贵族打击很大,等苻坚死后肯定会反攻倒算,后面的北齐就是样板。
【 在 cj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需要长时间融合才行。
--
FROM 175.154.82.*
别看孝文帝改革那么快,很多前期工作是在文明冯太后时期已经打下基础了。
【 在 cj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需要长时间融合才行。
--
FROM 175.154.82.*
让汉人掌兵权是五胡统治者极为猜忌的,即使是王猛也遇到了部下的抗命,就更别说其它胡了。
【 在 cj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道理,真正的融合必须在汉族人拿到军功之后才能开始,就象黑獭的西魏那样。
--
FROM 175.154.82.*
对,一钱汉这个事情就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艰难,汉化对刷军功的鲜卑中下层就是灾难,文化程度不高的他们除了卖命升迁外没有出路的。
【 在 cjon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敖曹的悲剧亦源于此
--
修改:bhima FROM 175.154.82.*
FROM 175.154.82.*
北魏自己的政治转型才是主要的。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魏能长久的一大原因是晋室灭亡了
: 虼
--
FROM 183.22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