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历来收复失地的将军,很多下场都不好
你的疑问在哪里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意思?元朝百姓不都承认元朝统治?不就意味着承认其正统吗?
--
FROM 5.10.138.*
我认为都应该承认。
历史,就是一个以事实为基础的东西。不能搞虚无主义。
只要汉人还有一城在,我都承认汉人政权。所以南北朝里面,我认为宋齐梁陈比北朝正统。但是被灭了,这玩意儿没办法。隋唐都是带着胡虏基因的,但他们也是正统。元和清一统中原,也只能认可。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承认蒙元统治的人成千上万,比洪武早近百年呢
--
FROM 5.10.138.*
你把前后文看一下就明白,我没有一句话是“指责”洪武。
我认为洪武很有大局观。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指责洪武干啥?
--
FROM 5.10.138.*
元清有别于汉人王朝,这是事实。元清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这也是事实。这是一体两面。
“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方爲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爲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这也是孙文说的。孙文晚年倡导大汉族主义,要把各民族都汉化掉。这种事情,可以做,不可以说。孙文不主政,他随便说。谁主政这么说,就容易引发乱子惨祸。放在今天,更加不可以这么说。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朱元璋只是承认元朝有别于华夏王朝的“变统”
: 明廷在《拟祭元幼主文》中对其将元代视作『变统』的策略有更详尽的阐释:『天地父母,而人生其间。天地之气有偏正,故人之生有华夷,而尊卑贵贱分焉。自古华为天下主而四夷服从,亦犹家之有长而子弟顺化。帝王之心豁然大公,以宇宙之内为一家,四海之外为一人,而一视同仁者,良以此也。历代以来,夷之识者莫不奉正朔、求册封於中国,以保其疆土。载诸典籍,昭然可征。有宋中叶,天地运否,自徽钦不竟以至南渡之后,日以陵替。於是,幼主之先勃兴朔漠,芟夷种类,克取金源。遂兼宋以驭中夏,几及百载,斯民实蒙惠焉。然天地之经,华夷之义,终不可泯也。由是,脱其衔辔,海内斗争,民坠涂炭。天乃命朕起自布衣,拨乱反之正。』
--
FROM 5.10.138.*
应该是“诚不我欺”。
【 在 hanfengze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而不思则罔”,说的就是我啊,古人诚不欺我。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5.10.138.*
这是古汉语语法结构的遗存。当时肯定有其规律性和合理性,比如突出否定意义,宾语是代词的时候才前置,这样也可以清晰地区分代词成分。
句子成分位置的变化,其他语言也有类似的规则。比如德语,是框架结构,动词在第二位。而主语和宾语可以随意放置。die Katze是猫,die Maus是老鼠。德语里的句子,“Die Katze sieht die Maus”,是无法确切翻译为“猫看见老鼠”,还是“老鼠看见猫”的。两种可能都有。
我们经常说的“自信”,“自尊”,“尔虞我诈”,都是这种宾语前置的结构。
【 在 hanfengze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指正。
: 古人太坏了,弄那么多“倒装”、“通假”,目的只有一个:不让后面人轻易看懂。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5.1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