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明为啥没形成东晋南宋?
不论人品张俊刘光世还没有被闯献打得乱窜的情形,张煌言带过几个兵就比韩世忠了,李定国在湖南广东抗敌岳飞在河南湖北起点就不一样好吧。
保家卫国抵御异族入侵这是本能意识,用不着他完颜构
【 在 bjmvi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少了个宋高宗,其实奠定南宋基业的张俊刘光世人品水平还不如左良玉黄得功之流,岳飞韩世忠也未必比李定国张煌言厉害。是赵构把他们捏到一起加上自己能跑顶住了金国。
--
FROM 223.104.39.*
赵宋近支宗室早都抓光了,并不是完颜构独享s级通缉犯待遇
【 在 bjmvi 的大作中提到: 】
: 赵构不重要金兀猪搜山检海抓他干啥啊?人家不比现代人懂谁最重要么?
--
FROM 220.194.45.*
那你去问金国人当年为啥尽抓些赵宋宗室女眷,而不去抓李纲宗泽呢
【 在 bjmvi 的大作中提到: 】
: 搜山检海之前张俊岳飞韩世忠都被打败了,然后金兀猪才突破了防线追的赵构,要是赵构不重要为啥金兀猪不搜山检海抓那仨呢?
--
FROM 220.194.45.*
宋朝科举不算完善?覆盖范围又是漏了哪块?
【 在 Demi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还是科举的完善,使得清能很快接手明的衣钵,宣布明朝科举的结果可以沿用,就已经给清朝提供了大量治理国家的人才,也就不需要建立伪政权。
: 宋朝科举发展的还不算完善,覆盖范围跟明清也没法比。
:
--
FROM 58.246.3.*
你说的明末是啥时候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方也有差异吧?东晋南宋形成时,北方都不是一家独大。明末的时候,北方都被清要么吞并要么拉拢了。
:
--
FROM 223.72.86.*
所以你说的北方大致是长城以北?
若论对峙,孙可望叛清之前,永历政权西南一隅也和大清在湖南对峙了数年。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兵进关吧,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当时东北都是清的天下了,蒙古也被通过通婚、宗教等方式拉拢到了清的阵营。北方没啥“内耗”分心牵制,自然可以全力对付汉人天下了,后者在遭受重创又人心不稳的情况下也就没有时间给你去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
: 东晋乃至南朝时,北方统一的时间其实很少。即使到了北魏,北方还有游牧问题,柔然啊、后期的突厥啊什么的,并不能全力对付南方。不久北魏又分了。等到北方再次统一,也是解决了北方游牧政权问题之后,才一举南下统一的。
: 北宋被金灭,过程感觉有点偶然因素,有点侦察排端掉司令部的感觉。(例行劫掠,可没想到北宋那次那么矬……金自己可能都没心理准备和制度准备。)当时金的后方也不稳,周围有蒙古什么的,还和南宋南北对峙,最后还被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灭掉了。
: ...................
--
FROM 220.194.45.*
您老比金国人懂?金国人咋觉得是手中王牌得攥着不可轻易打出,参见兀朮的遗言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等于帮了赵构
: 就剩一个人,没法内斗了
: 如果金人真的把徽钦等人放回去,那倒不好办了
--
FROM 220.194.45.*
如果是说的政权的话,大清政局也不稳啊,只能说多尔衮多铎死的恰是时候,剩下一个阿济格没翻起浪。
南宋末二帝沿海岸线漂流照样也在所谓的正史里。这里讨论的只是为啥南明没形成长期对峙,以及可能性的问题。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的北方不是一个确切的地理概念,而是指的消灭汉人北方政权的北方游牧政权。比如灭掉北宋的金,灭掉西晋的谁谁谁,灭掉明的清。
: 在我的认知中,南明地处一隅,持续时间又短的政权顶多叫地方割据政权(历史上一抓一大把,不上百也得有大几十了吧?),和东晋(包括后来的南朝)、南宋这种对峙都不是一个概念,不能相提并论了。在大众认知中,东晋、南宋都算一个朝代,而南明有几个这么看的?其仅存在学术价值(即使是学术上,连二十四史都不算,侧面说明其不够一个王朝的。)。如果南明这种割据一隅、持续时间不到20年的政权也能也和东晋、南宋这种相提并论,那么十六国里应该也有比南明地盘大、持续时间长的(我没细查,但感觉肯定有,毕竟南明也才不到20年。)。它无非是名义上接了大明的衣钵,这点占点便宜罢了。但其形成、倒塌的过程不过是大明灭亡的一个延续而已,和东晋、南宋这种正儿八经地“对峙”还是不一样的。(纯个人观点。)
:
--
FROM 220.194.45.*
您老是不又有点狗头军师的feel了?
放了就被圈禁起来呗,狠点儿就直接暴崩了呗。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金兀术说啥我忘了
: 我觉得应该放了,这样宋人内斗,更好渔翁得利
: 南明的问题就是内斗,如果只剩一个王,未必亡
--
FROM 220.194.45.*
外部也有啊,姜镶反清出动了好几个王爷,多铎还出征过蒙古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清那是内部形势,肉还是烂在锅里。以当时大清的外部环境(没有让它分心的强大的另一个或几个外部敌人),即便内部有点事儿,也不影响外部大局(最多就是晚几年大一统的事儿)。跟明面临的外部竞争(侵略)的局面不是一个概念。
: 没形成长期对峙,肯定是有很多原因,多因一果。我看上边网友说了很多内部原因,或者很细节的原因。我只是说了一些外部因素,也就是和东晋、南宋面对的对手的形势的差异,概括起来就是对手能不能专心对付这边,这一点是有很大差异的。多一个视角,仅供参考,而已。
:
--
FROM 223.7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