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明为啥没形成东晋南宋?
您老这不是假设?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历史不能假设
: 我觉得金人把宗室一网打尽,是帮了赵构了,也没人争,只能团结在赵构周围了
--
FROM 223.72.86.*
没看岀来当年金比清牵扯出了重大精力
清不灭南明还难称得上清灭明。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跟牵扯重大精力,是两个概念。
: 总之,我认为,南明不过是清灭明的一个收尾小插曲而已,不能算一个“分庭抗礼”的朝廷(至少没有资格跟东晋、南宋这种比。),凭着惯性也就灭了。就像当年秦灭六国,赵国被灭后,又有一波人跑去代地称王,又坚持了几年,可我们不会说“秦灭七国”,因为那同样只不过是灭赵的一个收尾阶段而已。
:
--
FROM 117.136.38.*
没啥大势已定,顾老在南明史序言里写的很明白
历史进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史学界长期关心的问题。在我看来,必然性只有一条:就是社会要发展,要前进;其间可能出现短期的逆转和曲折。至于统治王朝的建立和统治者的更替大抵都属于偶然因素。只不过人们太习惯于把既成事实当作历史必然,就本质而言,这同封建史籍中的“天命眷顾”没有多大区别。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势已定,无非是时间上有个短期偏差而已。南明真没资格和东晋、南宋比。
:
--
FROM 220.194.45.*
我去,东拉西扯了这么多。。。。
既然是历史爱好者,还是尊重历史这门学科同样该有的专业性,不是谁随便看个皮毛就能故作惊人之论。虽然就明末清初军事战争这块连历史科班生也有承认论坛bbs打了十几年笔仗历史票友的发掘研究成绩超出了学界,但那也是也不断搜罗精读交流汇总多方史料而来的。这和你举的新闻学有什么关系,张雪峰又没在那颠覆什么新闻学理论,历史学比新闻学更冷都用不着张雪峰说,但也碍不着历史圈的人自个搞自个的。
”偶然性带来的只是who、when、how这些状语层面的误差而已“,这不仅仅是而已了。who是不是大清,when十年还是上百年,how是暴力征服还是四海归心,这每一个都天差地别。历史学终归还是讲究史料证据说话,凭空议论当然流于玄学。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说呢。我并没有完全否定南明,我上边也说了:有学术价值。历史学者当然有自己的观点,也有论证过程,但,它终究还是一家之言。而且,因为其学者身份(就是吃这碗饭的),其观点更是难免掺杂主观因素。不是说这句话是哪个老说的,就是金科玉律了,那样的话,历史也就是死历史了。版友们应该早过了写三段式高中议论文引用名人名言的阶段了。那种 人嘴两张皮,横竖都是理 的飘在空中的说法,在学术之外又有什么意思呢?对于我们这些历史爱好者,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看历史、讨论历史,不就是为了找到一些可以借鉴的必然性的东西,然后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吗?好比说新闻学教授当然觉得张雪峰说的话是胡扯蛋了,但作为一个普通考生家长,也要带入到新闻学教授的角色去思考这个问题吗?
: 历史当然有偶然也有必然。比如,荆轲刺秦王,没成功,这是偶然。但是,秦一天下,这是当时的必然了。宇文邕活了35~36岁就崩了,这是偶然。但是,当时北方统一全国从实力上来说则是必然,只不过多蹉跎几年,换成了杨坚。偶然性带来的只是who、when、how这些状语层面的误差而已。如果看历史都是偶然,那不就是不可知论吗?那我们自己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学生好好读书,就是可以考上更好的学校。具体到人,当然会有偶然,比如考试前吃坏了肚子的,比如考试期间新冠阳了的,比如谦大爷的电影《老师好》里那个考前出了车祸的女生。但是我们能只强调这些偶然而忽视那些必然吗?不能这么干事儿吧?历史终究是讨论的人的问题,搞太多模棱两可的玄学,我是觉得没意思。
:
--
修改:karin FROM 220.194.45.*
FROM 220.194.45.*
你说是就是不是也是,和了几斤面啊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其他朝代没有明朝搞得这么集权,朱元璋搞得和太阳神法老差不多,平民、官僚、地主、宦官、武将加起来权力不如皇帝一个小指头
--
FROM 223.104.39.*
噗嗤,易中天啥时候主攻明史啦?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去听下百家讲坛,易中天也是这样说的,明清是封禁黑暗集权的顶峰
--
FROM 223.104.39.*
岂敢岂敢,小可不过是浏览了点百家讲坛以外的东西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噗嗤,你啥时候明史懂得比易中天多啦,回头让百家讲坛请你去开讲
--
FROM 223.104.39.*
别扯远了,还是回到明朝话题吧,我没说过易啥坏话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易起码还有点硬气风骨,有资格说易是垃圾的人国内屈指可数,推荐你去参评社科院长
--
FROM 223.104.39.*
先说金人的老巢在哪
【 在 tdyytd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跟蒙兀儿人在金人开国实力巅峰期直接端了金人的北部大半老巢还是不能比的。金四太子带着八万女真主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能解决,最后直接放弃九个边镇,这至少是柔然之于北魏的威胁了。
--
FROM 220.194.45.*
就别硬扯尬聊了
【 在 tdyytd 的大作中提到: 】
: 四太子修边墙的那一块也算吧,类似于中原王朝的河套地区。我看地图离会宁府和燕京都不远了,勉强可以算是大兴安岭一带了。
--
修改:karin FROM 220.194.45.*
FROM 220.19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