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如果高句丽不灭,东北汉化速度会加快很多
高句丽用汉字,文化较发达,比通古斯渔猎部落强百倍,若是正常发展下去就像春秋时的楚国一样,自然融入中华。如果不是早早就被灭 造成东北势力真空,后世女真根本没机会崛起,也不会有什么金和后金。
本来高句丽天然可以成为阻挡蛮夷的屏障,就像东欧作为保卫西欧的基督之盾一样,可惜了。
--
FROM 116.21.58.*
看汉化程度,五胡本质是游牧底子,除了北魏孝文帝倾心汉化,其他几胡野蛮残余占多数,推行的政策也是胡化北方,让中原汉人改胡姓。而高句丽公元前就立国,不但汉化程度高且是农耕文明,天然与中原相近,正常发展下去就是楚国二号,符合春秋以来 华夏文明扩张的经典模式。外围诸侯开拓边疆,拱卫中原。
高句丽被灭后,女真的前身靺鞨人趁机建立渤海国,这不正好给了渔猎部落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让文明程度更低 更野蛮的部落填补了东北土地的真空。而且可以肯定这导致了技术扩散,高句丽的文明程度应该不低,炼铁锻造什么的比游牧强百倍,被灭后这些工匠是不是有部分逃到部落?后世女真的铁浮图大概率来自高句丽的技术传承。一个汉化的文明国家消失,周围一圈蛮夷趁机吃饱崛起,不管辽还是金,都享受到高句丽被灭的红利,最后反噬中原,这波怎么看都是亏了。
【 在 Demi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有一种可能是高句丽做大入住中原,即便文化接近,中原人还是会有隔阂,就像五胡时候的刘汉后赵前秦这些,哪个不是用汉字会汉语?如果那会基督教或拜火教入侵,五胡也是儒教之盾。
: 另一可能是高句丽被女真或契丹灭了,契丹女真有更多南侵的本钱,成为更大隐患。其实就有现实的例子渤海国,契丹灭渤海后窥视中原。气候变冷粮食减产后,高句丽和渤海国抵抗游牧民族的能力也会下降,高句丽能抵抗隋唐,很大程度是那会粮食和人口众多,边城的粮食大都按军民一年口粮配置。
--
修改:ddwb710 FROM 116.21.58.*
FROM 116.21.58.*
渤海国跟高句丽大部分国土重叠,正是高句丽被灭给了靺鞨人建立渤海国的机会,并利用高句丽遗民获得先进技术和生产力,渔猎部落历史上首次建国,典型的吃红利吃到饱。
但靺鞨人首次建国,时间短又缺乏根基,被辽攻灭实属正常,就像后面辽金元存活时间都不长。渤海国自然也是短命鬼。但是高句丽不一样,已经立国6-7百年,如果不是遇到强势期的隋唐轮番死磕,岂会轻易被灭?契丹想灭高句丽几乎不可能,我觉得甚至反过来高句丽能把契丹揍服,要知道外围诸侯国的战斗力是强于郡县制的守军。除了怕强势期的中原,对战周围蛮族向来是碾压。
【 在 Demi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让改胡姓的只有后来的代北六镇流民,刘渊石勒付坚姚兴这些哪个是胡姓?五胡时候是野蛮混乱,久居汉地,跟汉文化对接是不存在问题的,一旦稳定下来,也都在大兴水利发展农业,比如前秦后秦。氐一直是农耕,其他几个内迁多年,类似于现在陕北山西那样情况,农业和畜牧业混合,但也不游牧。胡汉文化冲突严重反而发生在代北,北魏孝文帝以极端的手段强制推行,拓跋可以理解为为了拿绿卡或国籍蜂拥而入的老墨,前期的五胡类似于黑人,文化生活习惯不会很大冲突,刚进来的老墨才会文化水土不服。
: 高句丽打进来的话,跟中原汉人的隔阂不会亚于五胡政权。或者用越南朝鲜类比也可以
: 高句丽不被唐灭也难免随着气候变迁而会衰落,就像扶余国,后面能否抗住辽金很难说。渤海国跟高句丽其实地理上重叠不太多,重心更靠北。不管高句丽在不在,也会出现农耕化,唐朝那会暖和几度对于东北可能是影响巨大。从宫殿遗址看,渤海国比高句丽辽金都大,能被唐朝称为海东盛国可见文化程度也高。
--
FROM 116.21.58.*
如今关于高句丽的故事很少,估计很多人不知道东北早已汉化,遑论更早还有汉四郡。今天一些人喜欢说东北满洲,嫁妆论云云,被渔猎部落洗脑带偏。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有一些道理。
: 但金国时,允许金国各色人各从本俗文字的文件里,明确把女真人和契丹人的文字单列,而渤海人和汉人的文字都当成汉字。
: 考古发现也是,渤海和高句丽不论墓葬还是书籍,都是汉字为主。
: ...................
--
修改:ddwb710 FROM 116.21.58.*
FROM 116.21.58.*
所言极是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们清遗份子讲疆土,因为他们不想融合,想搞特殊、谋价值。而对清遗来说,清的历史地位是他们唯一的统战价值,甚至是救命稻草,必须死抓着不放。
: 本来中国领土是宪法所定,是PLA打下和守护,跟一个旧王朝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不管承认不承认清朝,960万领土谁敢动?俄罗斯人也没说西伯利亚是金账朝奠定的。领土根本就不是历史学问题,是他们居心叵测的额外加前提条件。
--
FROM 116.21.58.*
高句丽内乱不就是被唐朝持续打击,矛盾才爆发。反过来要是有中原支持,高句丽镇守东北,作为高度汉化的封国辐射影响当地部落,岂不更好。好过让契丹,靺鞨(女真)胡化东北。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常发展个鬼啊,句丽末期已经内斗不止,发展下去跟新罗最后的结局差不多。再说,唐朝灭句丽后,东北也不是真空,渤海也维持了上百年。至于女真,是契丹的锅,渤海就是契丹所灭。
: 汉化程度高的割据不是啥好东西,安南就是明证,割据出去之后,多次骚扰中华
--
修改:ddwb710 FROM 116.21.58.*
FROM 116.21.58.*
朝鲜离心离德?你说的是今天的朝鲜吧。过去的朝鲜忠于华夏远远强过 忠于后金,明亡后继续用了几百年崇祯年号。这就汉文化的精神信仰。越南也一样,以小中华自居。如果不是中原沦陷,满清又反动倒退,中国版大东亚共荣圈早就实现。
【 在 xp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恰恰相反
: 朝鲜、越南离心离德,一直包不进来
: 就是因为文化发达地较早
: ...................
--
修改:ddwb710 FROM 116.21.57.*
FROM 116.21.57.*
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朝鲜跟越南的汉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了吧,汉字汉姓汉俗,全方位对接。比那些叫钮钴禄的,孛儿只斤的不知道强到哪里去。只要中原保持强势,随便搞个什么中华联盟太容易。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17世纪兴起汉人新强权的话,估计能搞个东亚版沙俄,朝鲜类似芬兰,越南缅甸类似波兰。就“x帝国”,不会用鬼子这种不伦不类的中二名字的。
: 但朝鲜越南人太多,汉化来不及,20世纪大概率逃不过殖民地独立浪潮
--
FROM 116.21.57.*
朱蒙是高句丽开国之王,河伯女即朱蒙之母,被奉为高句丽的祖先。伏羲、女娲被高句丽奉为始祖神和保护神,集安五盔坟四五号墓藻井中的伏羲、女娲壁画,表现出高句丽人对伏羲、女娲的崇拜与祭祀。地祗崇拜主要是祭祀山川洞穴,“其国东有大穴,名隧穴,十月国中大会,迎隧神还于国东上祭之,置木隧于神坐。” (14)高句丽对儒教、佛教、道教的崇拜祭祀主要反映在高句丽墓葬壁画中,如集安市长川一号墓高句丽墓前室藻井上壁画中绘有男女墓主人礼佛图,上有佛祖像及护法狮子;集安五盔坟四号墓主壁四神图的衬底网纹里,上绘儒者、僧人、道士的图像,体现了高句丽对儒、释、道的崇拜与祭祀。
七、高句丽的教育风俗
高句丽的教育始于小兽林王,公元372年(东晋简文帝咸安二年),“秦王苻坚遣使及浮屠顺道送佛像、经文。王遣使回谢,以贡方物。立太学,教育子弟。” (15)至高句丽长寿王时期,高句丽效仿前秦、东晋,在太学之外又设国子学,招收高句丽王公贵族子弟,高句麗“俗爱书籍,至于衡门厮养之家,各于街衢造大屋,谓之扃堂,子弟未婚之前,昼夜于此读书习射。其书有五经及《史记》《汉书》、范晔《后汉书》《三国志》、孙盛《晋春秋》《玉篇》《字统》《字林》,又有《文选》,又爱重之。” (16)扃堂为高句丽民间出现的私学,为未婚百姓子弟诵经习射之处。高句丽有弈棋、投壶、蹴鞠、角觝等体育活动,均由中原传入,角觝类似摔跤,在高句丽非常盛行。
【 在 branco 的大作中提到: 】
: 估计其汉人成份都高句丽化了,说高句丽语。生活方式都是高句丽
: 习惯。
: 就像现在整个朝鲜都新罗化了,说新罗语产生的朝鲜语。
--
FROM 116.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