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杨广是不是被历史写成昏庸无能皇帝的典型
6年把开皇之治搞崩 杨广确实牛逼
【 在 Tber (Tb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疏浚前代留下的运河、修建京杭大运河,为南北统一奠定了基础,也为华夏版图稳固和不断扩大打下了基础。
: --
:
:
--
FROM 223.104.204.*
败家能力一流 但是给他洗白就扯淡了
【 在 hanfengze (xiaoze)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说广神智力超群,换一般能力的人把这么大家底搞崩估计得下一代接力。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在 Trump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 6年把开皇之治搞崩 杨广确实牛逼
--
FROM 111.18.3.*
利在千秋的事是啥?
大运河?东征高句丽?
【 在 hanfengze (xiaoze)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洗白他啊。确实有很有能力,干的事也都是“利在千秋”的,就是折腾得急了点。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在 Trump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 败家能力一流 但是给他洗白就扯淡了
--
FROM 111.18.3.*
杨广的科举跟举孝廉差不多 真正的科举是唐朝推行的 宋朝时才把科举完善到位
大运河作用没有多大 而且大运河并不是无中生有 而是连通几条小河流 也就在唐宋时有点作用 方便从江南运粮到首都 明代时大运河就废弃一大半了
三征高句丽两次都是惨败 耗尽了民力+军力
高句丽确实该打 但杨广根本没搞清楚对手的实力 三征高句丽把自己搞崩了
打高句丽的正面例子应该看看后面李世民是怎么操作的
杨以上几条都算不上功绩
【 在 hanfengze (xiaoze)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善科举;大运河;扩大版图(征高丽),这三件干成了两件,如果像李世民一样,第三次撤回来,后面就没李世民啥事了吧?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在 Trump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 利在千秋的事是啥?
--
FROM 111.18.3.*
宋朝以后 大运河就没什么作用了
元明清首都在北京 江南运粮可以走海上漕运
【 在 gqzhb (诸葛小花/早睡早起方能养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得看大运河运行了多少年吧
:
:
: 【 在 Trump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1.18.3.*
你说的是花石纲吧……
那其实算是一种徭役 摊派给地方的 各种xx纲 可以走水路 也可以陆路
宋朝是一国养一城(汴梁) 首都很繁华 粮食需求量大 对周边的河道运力需求很大
【 在 gqzhb (诸葛小花/早睡早起方能养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朝运花岗岩什么的,是不是靠大运河?还是海上
:
:
: 【 在 Trump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1.18.3.*
就拿打高句丽来说 杨广出发点没错 高句丽已经对中原构成了威胁 留着是个祸患
但是倾全国之力的打法错了 高句丽毕竟不是小国
李世民就聪明的多 先收集情报 然后精兵数万 见好就收 后面就是隔三差五的消耗高句丽 等到高宗时就直接灭了高句丽
【 在 hanfengze (xiaoze) 的大作中提到: 】
: 历史上的一小步,当时的一大步。杨广在上述三个方面都有改善和提高,功绩肯定是有的,但给人民带来的负担肯定也是实实在在的。
:
: 刘彻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儿,就是打匈奴,把国家都打穷了,也没把匈奴灭了;李世民善战,站在前隋的肩膀上继续对高丽用兵,也勉强是个平手。
:
--
FROM 111.18.3.*
刘彻用人眼光吊打杨广100条长安街
【 在 hanfengze (xiaoze)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世民这种战神级的没几个啊,项羽、李存勖差不多。
:
: 广神就是后期拉胯了,抗挫能力太差,要不挺过去比刘彻办事多、名声大。
:
--
FROM 223.104.204.*
别的不说 光卫青霍去病 这俩就够了
【 在 hanfengze (xiaoz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吧,半斤八两吧。
: 刘彻提拔谁了?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在 Trump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23.1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