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科技,你们可以去特快看牛顿是怎么算圆周率的
中国本土数学,实际上应该分为:
秦汉数学(因为相对简单,且流传较广,基本上传下来了)
魏晋南朝数学(在五胡乱华到隋唐统一的过程中失传)
唐、宋、元(前期)数学(宋元之交发展到顶峰,在蒙元时期失传)
明朝数学(算学和明晚期的一些发展,跟西学东渐并存。清初年中断)
清朝数学(纯粹考古式科研,以发掘宋元失传数学为主,但也没搞明白。1840后全面西化)
数学这玩意是科技之王冠,发展不易,传承更不易。综上,古代中国数学基本上每过一段时间中断、失传一次。大部分阶段都没有超过300年发展,难成体系。
与之相应,现代数学的渊源是:
古埃及、两河流域的数学
古希腊人的数学
阿拉伯人的数学
拉丁人的数学“文艺复兴”
近代西欧人的数学
现代数学
一脉相承,按牛顿所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一脉络上数学传承做得好是因为:一方面,前前后后都有文明种族接力,受到落后民族入侵打击较少。最危机的一次,也由阿拉伯人保存了下。另一方面,进化出了公理和演绎,让后人能从书面上还原前人的逻辑。但我认为,前者还是最重要的,后者是一个表达方式的问题,只要数学发展起来,必然会进化出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
【 在 xy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本土数学再怎么发展估计也达不到那个水准
: 这事还是发生在17世纪
--
FROM 223.104.38.*
和算可以说是演绎了宋元(前期)数学没有因为蒙古统治而毁灭、失传,中国本土数学该有的样子吧。貌似明代算学的成果也传入日本了。
而且关孝和这些人冒出来也是明朝灭亡后的江户时期了,晚了四大家最后的朱世杰350年以上了,而且日本就这么点人,结果人家把行列式、无穷极数等前微积分理论都搞出来了。同期中国在满清治下,却只剩个梅文鼎了,还后继无人。
看看《缀术算经》《方圆算经》,难以想象要是宋朝文化能继续下去,300-400年时间发展,中国本土数学会是什么样子。追赶文艺复兴的浪潮,甚至文艺复兴在中国出现也不是没可能啊(宋人和阿拉伯的来往也密切,让朱世杰的徒弟们拿到《几何原本》?)。
即便文艺复兴在欧洲开始后,日本搞西学东渐,引进欧洲科技文化,也是从明末的基础上起步,比中国晚了100年以上。
但凡研究一下中国科技史、东亚科技史,就知道元清之可恶。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诺贝尔奖是引进洋学之后,而这是中算的继承发扬
--
FROM 223.104.38.*
一方面,英国、乃至西欧“本土”,也产生不了这种数学,本来就是各文明接力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还得考虑一下中国历史上科技发展收到外力破坏影响的艰难曲折。中国本土数学残留的小型余脉和算,在1840年之前也是有不少发展的。
【 在 xy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23.1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