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陈坤龙等人和剑桥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22年的工作。有可能帮助理解石峁和二里头铜器及冶金技术的来源:
“陕西神木市石峁遗址出土铜器的科学分析及相关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M1MDIyMA==&mid=2653574356&idx=1&sn=db9642a97c24c3eedaac006370e9b933&chksm=8b5d5777bc2ade614559a6c33a36516877ffc4b97bc437675d303f2b60bd86f2f0ccb569b6f4&scene=27
四、石峁铜器与早期铜冶金技术交流
公元前第三千纪末,铜冶金生产在中国的西北地区率先实现本土化。张掖西城驿遗址第一期即出现冶铜炉渣,酒泉高苜蓿地遗址发现的铜块应为铜器生产的原料[28]。至西城驿第二期,河西走廊中西部遍布包含冶铸生产遗物的遗址,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冶金生产中心。在西城驿-四坝文化系统的影响下,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的武威皇娘娘台等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器[29]。与此同时,齐家文化向东发展,内蒙古中南部和陕北高原等地开始出现齐家文化的因素[30]。在这样的时空和文化背景下观察石峁遗址的铜器发现,或许有助于我们对早期铜冶金技术交流等问题的理解。
除石峁遗址之外,朱开沟遗址是河套地区出土早期铜器最为集中的遗址。发掘者曾将朱开沟遗址划分为五个阶段,铜器最早出现于第三段,在居址和墓葬中均有发现,器类包括凿、锥等工具和臂钏、指环等装饰品[31]。此阶段有5件铜器进行过成分分析,其中有红铜3件和锡青铜、铅锡青铜各1件。经金相检测的4件中,3件为铸造,1件为热锻加工[32]。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朱开沟遗址出土的宽带形臂钏,与据传出自石峁遗址韩家圪旦地点的同类器甚为接近,且二者均为纯铜制品[33]。石峁文化晚期与朱开沟遗址第三段的年代相当,出土铜器的种类、材质分布和成形工艺的选择也均有相似之处,显示出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与石峁和朱开沟遗址出现早期铜器相对应的是,这一时期河套地区众多遗址开始出现齐家文化的因素。朱开沟遗址第三段的墓葬中出现了折肩罐和双大耳罐等齐家文化的典型陶器,与之伴出的还有绿松石串珠和海贝等外来器物,类似的情况还见于伊金霍洛白敖包墓地和石峁遗址。有学者认为,这显示了该时期齐家文化人群向东迁徙并进入河套地区[34],早期铜器在此地的出现,应该也是其影响结果之一。
陈国科认为,西城驿和齐家文化的用铜遗存共同定义了河西走廊的冶金传统,并提出了冶金共同体的概念[35]。本文的研究发现,石峁文化晚期铜器在器物种类、材质构成乃至物料来源上,都与其显示出密切的关系。截至目前,河套地区尚未见该时期本土化冶金生产,尤其是铜冶炼生产的直接证据。种种迹象显示,随着齐家文化人群的进驻,河套地区与河西走廊地带的联络通道虽已打通,但两地的交流似乎仅停留于冶金产品的流通,却未实现冶金技术的转移[36]。由此一来,经陕北高原、晋南盆地(陶寺)进而与河洛地区相联络的交流路线,在二里头文化冶金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或许并非以往认识的那么重要[37]。
胡博(Louisa Fitzgerald-Huber)曾将客省庄二期文化作为齐家文化冶金技术传播至中原地区的中间媒介[38],但由于前者缺乏使用铜器的证据,这种说法并未得到广泛认同。近年来,与齐家文化关系密切的东龙山文化在沟通西北与中原地区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39]。据现有资料,西安老牛坡和商洛东龙山等遗址出现铜器的年代均可早至二里头文化时期[40],东龙山遗址H188还曾出土铜渣[41],证实当地已存在与铜器制造相关的生产活动。老牛坡遗址冶炼炉渣虽然可能已晚至商代,但其利用多金属矿料“点炼”砷铜的技术却与西城驿遗址类似[42]。秦岭山脉金属矿藏丰富[43],对绿松石的开采可早至龙山文化时期[44],为本土化的冶金生产奠定了资源和技术条件。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我们认为经关中至中原这条交流路线,在早期冶金技术东向扩散的过程中可能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早期冶金技术的转移和发展是渐进、持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本土化的生产活动,尤其是采矿与冶炼构成的“初级生产”(Primary Production)活动的出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冶金生产不仅是包含多个技术环节的复杂过程,还具有非常强的资源依赖属性。这其中既包括矿石、木炭等物料资源,也包括大量人力资源的投入,进而不可避免地会对原有的基础生业和手工业体系产生影响。因此,当地区域社会对冶金产品的需求是否足以容纳或抵消这种影响,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可以说,技术知识、资源条件和社会需求,是本土化冶金生产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后两者在不同的区域社会之间显然会有所差异。就齐家文化扩散过程中的冶金技术交流而言,在不同方向、不同路线上表现出的交流内容和模式上的区别,在今后的研究中值得进一步关注。在确认各地零星出现的用铜遗存的年代序列、功能属性和技术内涵的基础上,将其置于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区域社会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将有助于我们对早期冶金生产及其社会意义的深入理解。
结语
本文对石峁遗址出土的22件铜器样品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显示其材质类型多样,但锡青铜和红铜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材质。分属不同时期的铜器样品,材质构成存在明显差异。成形工艺以铸造为主,部分器物显示铸后冷热加工的迹象,材质选择与其使用功能之间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铅同位素比值分析显示,石峁铜器的金属物料可能存在多个来源。石峁文化晚期的铜器可能来自西北地区,以成品的形式输入。而朱开沟文化时期的铜料来源,则可能与中条山地区的铜矿资源有关。此外,高放射性成因铅的存在显示与中原地区也可能存在着金属物料的交流。就现有证据而言,在中国冶金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西北对陕北地区的影响似乎主要体现在冶金产品流通的层面,而对关中地区的影响则可能导致本土化的冶金生产活动在当地的出现,进而促进冶金技术的进一步东向传播。
--
修改:azuresea FROM 223.244.97.*
FROM 223.24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