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靖难之役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建文应该怎么做才好?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一:建文废掉的王爷太多了,王爷党多数倾向于朱棣,因为朱棣赢了他们还有活下去的可能,建文赢了他们几乎死路一条。
: 其二:老将们躺平了,看看洪武年间,给老朱家立功越大,死的越惨。自己已经拿到荣华富贵,干嘛还去为老朱家自己的事情去拼命呢?再看建文废叔叔这么狠,到时候杀功臣说不定也是朱元璋第二。
: 其三:朱棣太强,又没有退路,拼尽全力的搞!
: ...................
--
FROM 210.72.152.*
可像北宋内重外轻也不好,该如何办?
【 在 Demi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靖难之役、六镇起义、安史之乱本质有点像,都是军事布局上外重内轻倒挂的结果。方孝孺说不上将士吧,北方的将士大多在朱棣麾下了。南京北京的定都之争,本质上是政治中心是偏向经济中心还是军事中心的选择题。
:
--
FROM 210.72.152.*
洪武不在后,朱棣来过南京?
【 在 howtodo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把朱棣放回去。放回去了自己能打也无所谓,朱棣亲征吾亦亲征
:
--
FROM 210.72.152.*
: 明朝把首都迁到军事重心附近也是个解决办法
………………………………………………………………最后亡国太快跟离前线太近有关吧?
--
FROM 210.72.152.*
这个帖子就你建议的有道理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缓图之...参考西汉初年,惠帝+吕后、文帝都没动藩王,大家相安无事,到了景帝才开始搞。
: 建文至少应该等到自己的兄弟和儿子们长大,手下将领也培养起来了,才行动。此外,建文不应该搞得太狠,藩王一点可大可小的错就直接废掉,大失人心。看看朱棣,登基后对藩王还是很仁义的。
:
--
FROM 111.192.246.*
有个问题,你的建议前提是藩王没有反意才可徐徐图之,当时朱棣有反意吗?感觉洪武在时,朱棣就有不服言行了,如果藩王先不听号令,建文当如何办?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缓图之...参考西汉初年,惠帝+吕后、文帝都没动藩王,大家相安无事,到了景帝才开始搞。
: 建文至少应该等到自己的兄弟和儿子们长大,手下将领也培养起来了,才行动。此外,建文不应该搞得太狠,藩王一点可大可小的错就直接废掉,大失人心。看看朱棣,登基后对藩王还是很仁义的。
:
--
FROM 111.192.246.*
好奇问,建文下手狠是史实吗?那些他的死忠文官不是说他善、仁吗?会是朱棣的宣传吗?(说明自己不得不反)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藩王造反总需要理由,不然起兵无名,很难赢。七王之乱、三藩之乱都是朝廷先动手的。如果建文不动手,朱棣本来成功概率就极小,又找不到理由,你觉得朱棣会反吗?相反,建文下手太狠,朱棣有了理由,其他藩王也不信任建文了。
:
--
FROM 111.192.246.*
还有个问题,汉代已有推恩令,王位可分给多子,越分越小,为何建文不能照搬?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缓图之...参考西汉初年,惠帝+吕后、文帝都没动藩王,大家相安无事,到了景帝才开始搞。
: 建文至少应该等到自己的兄弟和儿子们长大,手下将领也培养起来了,才行动。此外,建文不应该搞得太狠,藩王一点可大可小的错就直接废掉,大失人心。看看朱棣,登基后对藩王还是很仁义的。
:
--
FROM 111.192.240.*
这俩实质是什么区别,求详解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什么可比性,汉初诸侯王是裂土封疆,明初藩王就封主要是接管当地屯卫。所以明初所谓削藩,应是做到藩王与边地屯卫间的解耦
--
FROM 210.72.152.*
ca,建文这么有利还能被翻盘?他能不能实行藩王传代权力越分越小的政策,更稳妥?对他可行吗?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汉初诸侯王,虽然朝廷会派来一个相国协助主持工作,但领内的军队人事财政基本上自己说了算。
: 而明初藩王就封主要侧重于军事方面,有划拨给自己专属的王府护卫军,在有战事时还有权就藩地周围屯戍卫所的征调指挥,但这些部队最终的指挥管理权还是归朝廷。
: 所以燕王最开始也只能被堵在王府里装疯卖傻,扯旗造反的第一步居然是要武力夺取自己常年居住的北平城。这对于汉初的诸侯王根本不可想象。
--
FROM 111.19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