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德国一战太可惜了
西线赢个毛线,当美国参战以后德国输就只是时间问题了,美国的人力财力对英法来说是生力军,德国从俄国那里只能搜刮到钱和地盘,可没有兵力补充的。英法有美国在后面支撑是不会和德国谈和的,如果不是美国花了一年时间在训练部队,德军在西线会更早的崩盘。
【 在 Crus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怪德国人愤愤不平。
: 东线都已经打赢了,俄国割地赔款,德国都能控制乌克兰了。想想看二战德国要是从乌克兰出发,3个月真能灭了莫斯科。
: 西线虽然没法灭了法国,但是协约国也不可能灭了德国,两边就这么杠着,大不了杠到20或者21年,两边都打不动了和谈,德国也可用稍微吃一点亏的方式有条件结束战争。
: ...................
--
修改:bhima FROM 183.223.45.*
FROM 183.223.45.*
英法当时一个发生兵变,一个则是连少年兵都要征集了,这时候美国百万兵员的加入绝对是利好,德国再能打,人口底子搁在那里的,从别的战线抽调的部队打光了就没戏唱了,18年的几次反攻半途而废和这有很大关系。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内讧,还是美国参战收割德国无力抵抗
: 如果只有英法两大传统废柴,德国有一定的可能维持不胜不败
--
FROM 183.223.45.*
美国没有那个意志是你自己在装作看不见吧,仅仅贝莱奥森林一战美军就在德军优势火力的攻击下以一万人的伤亡拿下了德国十八军团把守的阵地,连德国人自己都不得不佩服。潘兴一年的练兵成效是非常显著的。
【 在 Crus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又没那种意志,你看二战美军投了一千万,再加上苏军一千万才攻克柏林。
: 现在苏军的一千万没了,美军得投二千万才能攻克柏林,实际上一战美国远征军不到需求数量的十分之一。
: 这还打毛线?
: ...................
--
修改:bhima FROM 183.223.45.*
FROM 183.223.45.*
美国人很精的,潘兴坚持要美国人自己独立指挥部队而不是被英法随便调动,参战一年后经过训练的美军才正式投入战斗,在此之前英法只能苦熬而没法把美军当炮灰消耗,这段时间它们消耗的主要是殖民地的土著。
【 在 lily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那时还稚嫩的很,不是后来的美国,听到美国参战,法国人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有大量廉价的炮灰在前面先顶一顶了
--
修改:bhima FROM 183.223.45.*
FROM 183.223.45.*
美国空军的先驱米切尔在战争结束前曾经指挥过1500架飞机对地面美军的支援作战。比起他的两个同行杜黑和特伦查德的实战经验远为丰富。
【 在 branco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人对战争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加特林机枪的加特林是美国人。
: 马克沁机枪的马克沁也是美国人。飞机也是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
--
修改:bhima FROM 183.223.45.*
FROM 183.223.45.*
朱可夫的上升空间是诺门坎后打开的,苏德爆发前他已经上升到总参谋长的位置,比起在西班牙内战中啥都没学到的巴甫洛夫,在那次著名演习后被斯大林看重的他靠本领循序渐进也能继续升上去,毕竟铁木辛哥布琼尼伏罗希洛夫年纪都不小了,已经不能适应工业化后的苏联机械化作战模式了。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希特勒说苏联就是个破房子,门上踹一脚,整个房子就会坍塌
: 结果歪打正着,把俄国人那种彪劲给激发出来了
: 斯大林各种砍砍砍,本来是xjb搞,但歪打正着,给朱可夫把上升通道也打开了
: ...................
--
修改:bhima FROM 183.221.150.*
FROM 183.221.150.*
那是大清洗的问题,但是鬼子损失更惨,当时在场的德国观察员看完日军的作战模式建议德国不要和日本结盟。
现场观战的德国专家亲眼目睹了7月9日夜晚那场近乎疯狂的冲锋,被日军的表现惊吓得目瞪口呆。在给国内的报告中他们写到:
日军指挥官小松原中将喜形于色地告诉我帝国观察团,日军一个师团可以击败苏军三个师,我帝国军人对如此狂妄而又无知的态度非常吃惊。
日军的战前训练令我们目瞪口呆,他们居然主要练习白刃战和冲锋,我们认为日本还以为现在是在日俄战争时代。
日军的坦克技术连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水平都不够。整体设计非常落后,装甲薄弱,火力很差,称之为坦克就很勉强。且全国只有一个坦克师,为了珍惜坦克居然使用步兵掩护坦克这种不可思议的战术。
日军使用坦克师团正面强攻、步兵迂回,这简直匪夷所思。在平原上不用机动装甲部队迂回包抄却使用步兵,证明他们完全是装甲作战的门外汉。
小松原固执地命令士兵发动夜袭。值得一提的是矮小的日军士兵装备的是一种刺刀长达半米多的步枪,明显是为了白刃战而设计的,但愚蠢的密集冲锋被苏军自动火力迅速击溃。
日军为了显示其勇猛居然允许高级指挥官和部队一起冲锋,导致大量高级军官阵亡,这完全是缺乏军事指挥常识的愚蠢蛮干。
最后他们的结论是:日军的战斗力非常薄弱,帝国与之结盟实非明智之举,我们应在外交上格外谨慎,不可与日本过分亲密。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联当时很弱鸡,打个日本都杀伤相当
: 斯大林外刚内怯,主动进攻德国的概率非常非常低
--
修改:bhima FROM 183.221.150.*
FROM 183.22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