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明朝有大量沽名的官员,为何清代没有?
呵呵,不可证伪,随便你吧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紧张反倒惭愧 ...
--
FROM 222.129.0.*
呵呵,不可证伪,随便你吧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紧张反倒惭愧 ...
--
FROM 222.129.0.*
沽名钓誉一面,可不是什么知荣辱,是成本低而已,知道皇帝不会把他怎么样,所以可以拼命博名声。否则的话,水凉一点都不去了
【 在 touareg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一分为二地认知事物。沽名钓誉的另一面,是尚知荣辱,尚有操守和人格。满清治下,大臣或者是奴才,或者以(抬旗)成为奴才为荣 ...
--
FROM 222.129.0.*
沽名钓誉一面,可不是什么知荣辱,是成本低而已,知道皇帝不会把他怎么样,所以可以拼命博名声。否则的话,水凉一点都不去了
【 在 touareg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一分为二地认知事物。沽名钓誉的另一面,是尚知荣辱,尚有操守和人格。满清治下,大臣或者是奴才,或者以(抬旗)成为奴才为荣 ...
--
FROM 222.129.0.*
你说说死了多少人。连嘉靖皇帝恨死了的杨慎,都没打死,这叫成本高?
【 在 touareg 的大作中提到: 】
: 廷杖成本低?你了解一下因廷杖而死的油多少人吧。另外,可能不限于廷杖,骂皇帝骂狠了可能直接下狱。 ...
--
FROM 222.129.0.*
正德皇帝被大臣集团欺压了一辈子,一次爆发也才打死11人,成本很高吗?
沽名钓誉盛行,和什么有底线没什么关系。不过就是把伦理道德挂在嘴边,背后男盗女娼一点没少。大臣们和皇帝顶,更多也是为了获得权力而已。
【 在 touare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举例来说:正德十四年三月,有146位大臣遭廷杖,11人死于杖下另外,你没搞清状况,沽名钓誉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整个社会大 ...
--
FROM 222.129.0.*
正德皇帝被大臣集团欺压了一辈子,一次爆发也才打死11人,成本很高吗?
沽名钓誉盛行,和什么有底线没什么关系。不过就是把伦理道德挂在嘴边,背后男盗女娼一点没少。大臣们和皇帝顶,更多也是为了获得权力而已。
【 在 touare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举例来说:正德十四年三月,有146位大臣遭廷杖,11人死于杖下另外,你没搞清状况,沽名钓誉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整个社会大 ...
--
FROM 222.129.0.*
清朝文人也是要风骨和名誉的呀,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叫“以当奴才为荣”?不都是考科举给皇帝当官吗
【 在 touareg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明始于虚伪”,认真体会这句话。表面上要风骨和名誉,即便有虚伪的成分,也比以当奴才为荣的朝代强。 ...
--
FROM 222.129.0.*
抬旗是旗人内部的等级提升,并不是你想象中的汉人变成旗人。
文字狱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和风骨名誉有多大关系?风骨和名誉有很多方面,不能说风骨和名誉就等于合不合皇帝对着干吧?
【 在 touareg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朝的文字狱,是空前的,文人的风骨和名誉,所剩无多了。科举是为了当官,当官当好了,抬旗做奴才,更是很多人的向往。天朝人的 ...
--
FROM 222.129.0.*
你读书多,你说说入关后哪个非旗科举汉臣被“抬旗”成为旗人?
开明和自由,本身就是于封建皇权的zz制度相悖的。老百姓连自由离开出身地都做不到,还扯什么开明和自由。
【 在 touare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多读点儿书吧。汉人抬旗入汉八旗,懂吗。风骨和名誉存在的前提,是社会有一定的开明度和自由空间。如果社会跟粪坑一样,只有蛆 ...
--
FROM 114.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