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天天有人黑宋朝
武功强盛并不是老百姓的幸事啊,唐朝的三吏三别是怎么出来的?一将功成万骨枯,边将打仗染红顶子,普通老百姓死填沟壑,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人在怀念那样的时代。
地盘小,但是长安,洛阳,扬州,益州,荆州,这些华夏基本盘都在。所缺少的,是幽燕一代。
但是幽燕并不是宋朝丢的。看宋朝的疆域,你得有个基本常识:宋是把破碎的地盘整合起来的,是中华统一的功臣。这样的功臣还有俩:隋和秦。但是隋和秦都是二代而亡。因为统一之战很难,收复民心就更难。稍不小心就散架了。宋能长久存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汉和唐都是在统一帝国的基础上建立的,属于吃饼。
【 在 bbbmmm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武功太差和地盘太小
--
FROM 5.10.138.*
你说的“衰落是事实”,我反正没看出来。
而且,如果说后世不如宋朝,所以是衰落,那么这个锅显然是胡乱治国的元朝来背,而不是煌煌文明的宋朝来背。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从衰落看历史,没错。
: 但是衰落是事实,从宋开始。
:
--
FROM 5.10.138.*
宋朝的管理非常文明、现代化,这是有对比的。明朝也有廉租房,是皇帝看见京城贫民太多,搞的“德政”。与宋朝相比,显得缺乏制度化。
宋朝店宅务的账目管理非常周密、严格。天圣五年(1027),“勾当店宅务”朱昌符提议推行一套极详尽的账簿管理获批准。店宅务每日需要登记的账簿多达二十八种,包括旧管入库簿、月纳簿、退赁簿、赁簿、欠钱簿、纳钱历、场子历、亲事官历、卯历、宿历(值日表)、减价簿、辍借物簿、出入物料簿、欠官物簿、新旧界倒塌屋簿等。
由于店宅务公屋具有廉租房性质,政府禁止店宅务的管理者、工作人员承租:“应监官、典押公文人员、作匠之类,若在京应管辖两务去处人吏,并不得承赁官宅、舍屋、地段,违者杖一百以上。”
在京城拥有房产的市民,也不得承租汴京店宅务的公屋;租户也不能转租:“应宣借舍屋,须的是正身居止。如已有产业,却将转赁,委店宅务常切觉察,收管入官。自今悉如此例。”凡租住店宅务公屋的住户,要填写“赁历”;退赁之时,“令监官躬往检覆”,又“令先纳旧历,方得起移”。
政府还立法规定了租户自行改建房屋、添修的那部分建筑物产权归属等问题。如景德二年(1005)的一道法令称,“店宅务舍屋欹垫人户欲备材添修者,须约退赁时润官不折动,即委监官相度。如不亏官,亦听。”大中祥符三年(1010)的一道法令说,“赁官屋者如自备添修,店宅务无得旋添漱钱,如徙居者并听拆随。”意思是说,租住公屋者如果自己添修房屋,店宅务不能借故增加房租;退赁之时,如果租户添修之物无碍于房屋主结构,允许租户拆走;如果拆动后影响房屋质量,则该添修物不准拆走,而归属于官。
从这么完备、细致的公租房制度也可以看出,宋朝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是相当“现代化”与先进性的。
明朝朱棣虽然建造了一批公租房,却未能建成公租房制度,明政府对“廊房”的日常管理非常粗疏,既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亦不见出台相关规章,连每季收租,也是“选之廊房内住民之有力者一人”,指定为“廊头”,负责某一片区的房租。“行之岁久,内外势隔,交纳为难”,凡被指定为“廊头”的,往往因为收不到房租、须自掏腰包倒赔租金,“率至破家”。如此粗放之管理,令人目瞪口呆,跟宋代的店宅务不可同日而语。
【 在 gqzhb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角度不错,但要是有其他朝代的对比就更好了
--
FROM 5.10.138.*
宋先后灭掉了北汉(独立28年)、后蜀(独立31年)、南汉(独立54年)、南唐(独立38年),荆南(独立39年),武平军(独立53年)、闽国(独立36年)、吴越(独立71年)等政权。是中华一统的巨大功臣。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秦、西晋、隋有这样的功劳。秦隋二世而亡。西晋的国祚也不如宋朝,其经济、文化的高度则更是远远不及宋朝了。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不就是废吗,有啥可说的
:
--
修改:ssava FROM 5.10.138.*
FROM 5.10.138.*
历代都有胡虏。正统只有一个。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历史上的中国疆域,在宋朝时期,北宋有辽国西夏并存,南宋有金国蒙古并存。
: 并且最终是由蒙古元朝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
--
FROM 5.10.138.*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反正正统也不是宋朝。特别是南宋。
:
--
FROM 5.10.138.*
金哀宗一脸问号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楚怀王有这样的功德,宁可身死,绝不卖国。
: 宋朝赵家有个鬼的功德。靖康耻,犹未雪。最终也没雪,跳海了。
: 明朝朱祁镇还行,被俘没卖国。
: ...................
--
FROM 5.1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