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怎么知道真实性几何呢
也不一定,有时候历史是失败者书写的。
比如雍正。
【 在 Aliass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1.30.222.*
现实中的雍正,是一个勤勉有为的人物
但是在民间,以及在一堆失败者之间,把雍正写成了什么呢?什么被吕四娘割了脑袋,什么传为十四子等等,都是一堆loser编造出来诋毁的。其中包括曾静为首的前朝余孽(?)。
【 在 gqzhb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怎么讲
--
FROM 111.30.222.*
有些是争位失败的皇子下属,有些是“反清复明”失败的百无一用的书生。
所以书生写历史,是最容易出虚伪历史的,因为其目的就不是为了追求真实。
而胜利者所谓的“书写”历史,其实并不是按现在大家所理解的那样。
胜利者之所以“书写”历史,是因为他们把历史进程留下了。
比如上启夏商周,末至元明清,你可以去歪曲其中的细节,但是朝代更替,是无法否认的。
包括现在的我朝,从文字上去否认是否认不掉的。
而失败者“书写”历史,那就真的只是“书写”了,或者不应该叫书写,而应该叫“描画”,用各种方式去尝试把历史涂抹掉。
【 在 gqzhb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说很多都是那些争位失败的皇子的下属们编出来的
--
FROM 111.30.222.*
失败者不愿意接受历史的结果,所以想方设法篡改历史细节,以便满足自己遮掩历史或者幻想历史的需求,另一些人则想把自己添加进历史中去。
后来者看到的,就是一锅大杂烩。
【 在 gqzhb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几天看版上推荐的那个 辟谣靖难之役的视频
: 那个up主就说 很多关于靖难之役的内容
: 都是明朝晚期的人编的,然后被明史都给收录进去了
: ...................
--
FROM 111.30.222.*
更好?书发明出来,就是为了让信息可以保留,以便让后来者有机会求真。
各方真假信息太多混到一起,那相当于信息又消失了。
【 在 imchenghaibo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不是更好?如果只有一本书,那就不存在价值了,因为垄断了信息开源
--
FROM 111.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