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辽国这个国家很有意思
胡人能写成这样也不错了
毕竟不是汉人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诗就是标准的老干部体,我朋友圈里一天能看到八段
--
FROM 223.72.80.141
本来就是,对外正式称呼是大契丹,传播到海外也是契丹这个音,从使用范围和影响上来说契丹比“辽”大的多。所谓辽 更多是后世御用文人强行固化上去,让很多不假思索的小白误以为辽才是正名,然后产生亲切感。殊不知人家长期以契丹自居,跟你中国的国号是两回事。
【 在 nkai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谓“辽国”是后期御用文人附会的吧,别人正式名称是 契丹国’
: 是这意思吗?可不是我要否认契丹这个国号,是你否认辽这个国号
--
FROM 58.63.62.*
对外正式称呼?对它来说对宋算不算对外?
你前面那句话是谁多谁少的事吗,直接否定了辽
【 在 ddwb710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来就是,对外正式称呼是大契丹,传播到海外也是契丹这个音,从使用范围和影响上来说契丹比“辽”大的多。所谓辽 更多是后世御用文人强行固化上去,让很多不假思索的小白误以为辽才是正名,然后产生亲切感。殊不知人家长期以契丹自居,跟你中国的国号是两回事。
--
修改:nkai FROM 125.37.234.*
FROM 125.37.234.*
有你抬杠的功夫就不会搜一下吗,契丹的国号在辽和契丹之间多次变,这都是人家自称的国号,不是外人的叫法
【 在 ddwb71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什么逻辑?契丹的正式国号本来就是契丹啊,所以传出去到中亚和东欧别人也跟着这样发音。至于辽什么的不就是后世御用文人自己强行按上。还有蒙元,对外也一直自称大蒙古国或蒙古帝国,跟契丹类似。
--
FROM 183.239.136.*
从什么改号大契丹的?后面又改成什么了?怎么不提了?
【 在 ddwb710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圣宗统和元年改号“大契丹”以后,宋辽两国之间的往来国书均称“大契丹”,[36]宋代文献对此有明确的记载。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五月,“诏学士院自今答契丹书仍旧称‘大宋’、‘大契丹’。初,契丹贺乾元节书至,乃去其国号,止称‘南朝’、‘北朝’。下两制、台谏官议,而以为自先帝讲和以来,国书有定式,不可轻许之。其后复有书,乃称‘契丹’如故”。[37]国书是正式的外交文书,当然必须以“大契丹”相称,而如果是非外交文书的话,就不见得如此称呼了。《宋大诏令集》载有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以后致辽朝皇帝或太后的数十封国书,一律称为“大契丹”
: 野史来了
--
FROM 183.239.136.*
土耳其叫中国“秦”
【 在 ddwb710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谓“辽国”是后期御用文人附会的吧,别人正式名称是 契丹国。不是说中亚那一带,包括俄罗斯,以前用“契丹”的音来指代“中国”?
--
FROM 210.77.180.*
一说 china来自秦
【 在 hhsgcc 的大作中提到: 】
: 土耳其叫中国“秦”
--
FROM 223.72.80.141
契丹分八部 汗出自遥辇 只跟审密通婚
审密 唐时译为孙 武则天时有孙万荣 宋时译为萧
耶律一说为遥辇转音 另说为阿保机老家 阿保机改制后让遥辇和除了审密以外的其它六部都改姓耶律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辽史,里面人名基本两个姓,耶律和萧,不是皇上本家就是皇后娘家人,但并没有形成东汉那种外戚专权的局面,国势也是天下几国中最强的,正像辽国一个皇后诗里写的,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
FROM 124.127.148.234
我怀疑你是台湾人,
没看过大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
这些书的后面会附录一个《我国历代纪元表》之类的,
我翻开现在家里这一本,关于辽的说法是:
907年,建国号“契丹”,
947年,改国号“辽”,
983年复“契丹”,
1066年仍称“辽”。
【 在 ddwb7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只能说你被历代御用文人洗脑得不清,连基本事实都搞不清。契丹才是别人的正式国名,对外也一直自称契丹。所以外国人才跟着这样叫
--
FROM 114.253.37.*
灭后晋之后在汴梁登基称皇帝,“改晋为辽”,国号叫辽
【 在 ddwb710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谓“辽国”是后期御用文人附会的吧,别人正式名称是 契丹国。不是说中亚那一带,包括俄罗斯,以前用“契丹”的音来指代“中国”?
--
修改:yuanyuangao FROM 221.239.27.*
FROM 221.2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