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明朝中后期到底算不算君主立宪制国家?
明朝后期君权开始受到文官集团的一定限制,但没上升到建制层面,不代表立宪制。可能会走出中国特色的限制君权路子。
【 在 linuxy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内阁对王权的限制能到何种程度了?不可否认,阉党肯定是王权的代表
--
FROM 223.104.38.*
对,实际上立宪制君主很多都是习惯法,并不是想象中真的有什么建制层面的条款。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要说古代近代界限,大体没问题
: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并没有那么分明的界限
: 由于英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并且遵照习惯法,虽然在法理上英王具有绝对权威,是政府一切权力的来源,并且英国政府的官方称谓也为“女王陛下的政府”,名义上内阁实际上是英王的雇员,英王具有任免内阁任意成员的权力,也就是说英王可以自行解除首相的职务。
: ...................
--
FROM 223.104.38.*
明中后期君权实际上已经逐渐旁落了,只不过不是建制层面的东西。所以才有晚明军政组织的失控和拉胯。没有满清、李自成的话,早晚皇帝的权威也得崩了。
【 在 hdkeh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清都是皇帝高度集权的
--
FROM 223.104.38.*
仔细看看立宪鼻祖英国,虽然有宪,但实际上也是王宪,只不过是在实际操作中演化为对王权的限制。
实际上zz制度怎么弄,还得看权力分配的走向。
【 在 gxm247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怕崇祯最后也没被宪啊
--
FROM 223.104.38.*
不管你怎么绣花,立宪制的宪法并没有对君主的权力做出实际限制。即便是二战后美爹给日本制定的宪法,天皇也是有形式上的权力的。像英国这种封建残余更重的,问题就更大了。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不是习惯,
: 是持续几百年的制度驱使君主做出理性的选择。
: 平民院贵族院几百议员辩论制定通过的法律条文,
: ...................
--
FROM 223.104.38.*
我查了一下,斋藤隆夫称不上反战人士,他还是属于建制派文官,只不过比较理智,所以他只是被除名,并没有人身危险。
真正的反战,怕是都被当做“非国民言论”而zhen压了。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斋藤隆夫1940年在众议院总会上1个半小时的反military演说,
: 放到古代社会,君主做为military头目,会把斋藤抓起来。
: 由于日本的近代国家的属性,斋藤只被众议院投票除名,
: ...................
--
FROM 166.1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