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有了八股,才开始有个范本,就好像高考满分作文集那种的,自己找几个题目,自己都背下来
但是之前的科举,没有范文,真的得自己来
比如:
试论,则类似于命题作文,通常是要求考生评论经史记载的某个典故或某一位历史人物。北宋嘉祐二年(1057)进士科省试的论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典出《尚书》孔安国注文:“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换成现在的说法,这题目就是“论疑罪从轻”。当年苏轼的应试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深获主考官欧阳修的赞赏。在这篇文章中,苏轼还杜撰了一个典故:“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连欧阳修都不知出自何典。这要是放到明清时期,恐怕有欺君之罪。
【 在 caiyiyiii 的大作中提到: 】
: 制艺有范文。古代很多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大部分时间在背诵范文。
:
--
FROM 123.1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