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崇祯七年殿试题目
制曰:所与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
今士习不端,欲速见小。
兹欲正士习以复道,何术而可?
东虏本我属夷,地窄人寡,一旦称兵犯顺丙三韩不守,其故何欤?
目今三协以及登津等处,各有重兵防东也。
敌不灭,兵不可撤,饷不可减。
今欲灭敌恢疆,何策而效?
且流寇久蔓,钱粮阙额,言者不体国计,每欲蠲减。
民为邦本,朝廷岂不知之,岂不恤之?
但欲恤民,又欲赡军,何道可能两济?
即屯田盐法,诚生财之原,屡经条议申饬,不见实效,其故何与?
至于漕粮为三军续命,马匹为战阵急需,折截挂欠,遂失原额,其道何复?
今虽东虏猖獗,河套有可复之机,边外尽可作之事。
但难于东虏窥伺,朝野匮乏,近降夷继至,作何安插?
插套连合,作何问破?
流贼渐逸郧广,海寇时扰浙闽,剿灭不速,民难未已,兼之水旱频仍,省直多故,作何挽回消弭?
又唐、宋曾以武臣为中书令、枢密使、文武似不甚分。
我太祖高皇帝曾以直厅为布政,典史为佥都,今奈何牢不可破?
尔多士留心世务久矣,其逐款对答毋讳。
朕将亲览焉。
--
修改:hdkeh FROM 223.104.213.*
FROM 223.104.213.*
好题目。
【 在 hdkeh 的大作中提到: 】
: 制曰:所与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
: 今士习不端,欲速见小。
: 兹欲正士习以复道,何术而可?
: ...................
--
FROM 112.47.224.*
好文题
--
FROM 36.113.28.*
从题目看逻辑混乱
--
FROM 112.65.4.*
这个宰相皇帝都拿不出手段
考生也只能揣测上意,应对一番了
【 在 hdkeh 的大作中提到: 】
: 制曰:所与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今士习不端,欲速见小。兹欲正士习以复道,何术而可?东虏本我属夷,地窄人寡,一旦称兵犯顺丙 ...
--
FROM 117.136.0.*
取消士绅和勋贵的免税特权,实现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才是明末最大的问题,当时全国的赋税都集中到自耕农的身上,占有国家80%财富的士绅都免税
--
FROM 222.128.9.*
崇祯把当时遇到的难题一股脑列了出来。
让各位精英学子分析,提出建议。
可是崇祯忘了一件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帮学子,智商虽高,根本没有接触这些事,怎么能搞出正确意见?
【 在 hdkeh 的大作中提到: 】
: 制曰:所与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
: 今士习不端,欲速见小。
: 兹欲正士习以复道,何术而可?
: ...................
--
FROM 122.9.80.*
举子来自五湖四海,怎么就不知道?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崇祯把当时遇到的难题一股脑列了出来。
: 让各位精英学子分析,提出建议。
: 可是崇祯忘了一件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
--
FROM 112.47.224.*
看看袁崇焕怎么答的:
辽事恢复之计,
不外前之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
以守为正着,战为奇着,款为旁着,
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虚,
此皆臣与在边文武诸臣所能为,而无烦圣虑者。
至用人之人与为人用之人,俱于皇上司其钥,何以任而勿二,信而不疑,皆非用人者与为人用者所得与。
夫驭边臣者与他臣异,军中可惊可疑者殊多,故当论边臣成败之大局,不必过求于一言一行之微瑕,盖着着作实,为怨则多。
【 在 hdkeh 的大作中提到: 】
: 制曰:所与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
: 今士习不端,欲速见小。
: 兹欲正士习以复道,何术而可?
: ...................
--
FROM 122.9.80.*
看看袁崇焕怎么答的2
《为商定恢复之谋疏》
皇上起臣田间,招对平台,臣感激知遇之恩!询平辽方略,臣覆之略期之五年。皇上神谟独见,不以臣愚,不以臣妄,微功得嘉奖过分。夫臣自天启二年役辽,与奴相持者六年。下手了手之招熟谂,不敢漫无成算而大言欺皇上哉!然臣五年之说出,而知臣者虑臣不能克期覆命,臣具收为药石而不敢以言求信。盖兵为阴符,可言者未必可行,可行者未必可言。况密成泄败兵家最忌!而用间出奇,每骇观听。乃忠稷者纷纷揣度,臣方惴惴于此,惧无以白天下。善哉!台臣毛羽健加意封疆,推心边吏,而以五问为臣发端也,皆臣欲中所欲言而中有不宜尽言犯泄者。就五问中可言者敬为奏答。
台臣之一问之方略攻守宜定也,臣愚谓兵者鬼神不测之机,难以一法治也。况我一执而敌转歧,则辽东今日当与台臣两说并用之。夫辽地残破之后,我之兵民胆气不振,不得不用渐法为守,故缮城治堡明烽远哨,来则守以老之,去则间以袭之,非久之可为,而我不得不为者也。若我之器精甲坚兵强马壮,俟军纪行于内而胆气溢于外,而求战雁门之收聚,至投石超距而用之,则[无往而不利也。昔先朝故事之中可师也。
二问兵之多寡宜定也。臣愚谓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然饷之困矣,惟不能多,乃不得不缩而议寡。臣今计新饷之额与给兵士之数,仅可养兵十六万。而用为关宁之十二万为正,东江之两万余为奇,蓟门之一万两千为援。已足平奴。若边方有事,未便能以兵赴辽,且粮饷有限,不敢求增,臣取之近戍取之见兵而足矣。
三问粮运之本折宜定也,臣愚谓自古馈士有饥色行师粮从不易之理。成祖出塞千里者三,皆苦粮运不继,故议车运畜运,又欲沿途作堡储之卒之,事未果成。然绝塞远征不得不而。今辽东建虏洊据我土宇,非塞外可比。臣今进,而锦、义与敌相逼在七八百里间,□□□□□□□叩招买截漕海运足供数年,未有他改也。他日恢复完全,□□□□□□□□□□□□□数百里间人持十日干粮便可以战,似不虞转饷。□□□□□□□□□□
四问□□宜定也,臣愚谓奕先定势兵必相机,贵主谋也。臣昨更定将□□□□□□□□措施,但未明言而。三方五路用虏用鲜成效已可概见。臣有□□□□□异亦何能为同,夫插安能为我用,但得其不与奴和即为我助。插受款则西不防插而我并力于东,臣向之保举督臣王象乾制□□宣大意而。
盖□□毛文龙可用但未有用文龙之人,是以文龙亦谨以□□□。臣今欲完辽事,需文龙急也,倘按国初马云、叶旺之故事,则河东尤为扼要,以正为奇,断不能舍此而别求胜算,臣所以亟亟于东江之策画,谓欲复辽土,先通辽海为合力为用。而不知者谓臣假以数(残稿至此为止,似已无存。惜哉!——笔者注)
【 在 hdkeh 的大作中提到: 】
: 制曰:所与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
: 今士习不端,欲速见小。
: 兹欲正士习以复道,何术而可?
: ...................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