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炎黄战蚩尤,为何会打到涿州去?
如果强行考证三皇五帝时期持续了两千多年,以达到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这个断语,
那么只好认为炎帝与黄帝、蚩尤与黄帝打了好几百年的仗,不然这个时间确实难凑数。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只有一个黄帝,而是有几代甚至十几代黄帝,
: 大战也不会只有一两场,甚至可能打了几百年,留下的只是出名的几场。
: 黄帝是游牧,居无定所。
: ...................
--
FROM 118.254.76.*
史记说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这明明是一个人,
有人非得给他解释成一个部落,一个朝代,就为了凑这5000年之数。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史里,黄帝就是没有固定的都城,居无定所,
: 颛顼和帝喾才有了帝丘这样的地方作都城。
: 根据考古,黄帝至少是5000年以前了。
: ...................
--
FROM 118.254.76.*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伏羲和炎帝都是神农氏的首领,伏羲可能是炎帝的先祖。
黄帝、炎帝、蚩尤这三个人是同时代的人,伏羲要更早一些。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黄帝的继承者。
颛顼之后,是帝喾。
帝喾之后,是帝尧。
尧之后,是舜。
舜之后,是禹。
黄帝所建的王朝,就只有这么长,再往下,就是夏朝。
【 在 yuanfei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青帝伏羲、红帝炎帝、黄帝轩辕、白帝少昊,黑帝颛顼。
--
FROM 118.254.76.*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黄帝的国土范围在这里基本上描述清楚了:东临大海,西至太行,南至长江、湘水,北至匈奴地。
都城定于逐鹿的水边,这个逐鹿大概应该就在河南或者山东境内。
黄帝喜欢登泰山,估计离泰山不远。
【 在 Crus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涿州在北京南边一点点,远离黄河流域,
: 他们跟蚩尤打,咋会打到北京来?不应该在河南打吗?
--
FROM 118.254.76.*
公孙是一个氏族的名称,和周的先祖姬姓、秦德先祖赢姓是一个概念,彼时没有冠姓德概念,直接称名字。
并不是说黄帝名叫公孙轩辕。黄帝就叫轩辕。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他"姓公孙",这就很扯了,公孙是很晚才出现的姓。
: 把三皇五帝归于一个家族,是今文经学的私货,汉代以后的事情。
: 但史记本身是很严肃的,记录有都城的帝王就只到颛顼,再往上就没有都城了。
: ...................
--
FROM 118.254.76.*
有一些地名与今地名不容易对应上了。
但是岱、江、湘这些地名,与今地名是可以对应的。
【 在 yuanfei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错特错,古地名并非今地名,以今套古,大错特错。
--
FROM 118.254.76.*
按照史记的记载,尧舜都是长寿之君。
尧在位98年,终寿至少百余年。
舜61岁即位,干了39年,也活了百岁。
【 在 yuanfei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帝尧在位100多年。
--
FROM 118.254.76.*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这一段说: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都是公孙氏。
夏禹是夏后,姒氏, 商的祖先契是子氏,周的祖先弃是姬氏。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他"姓公孙",这就很扯了,公孙是很晚才出现的姓。
: 把三皇五帝归于一个家族,是今文经学的私货,汉代以后的事情。
: 但史记本身是很严肃的,记录有都城的帝王就只到颛顼,再往上就没有都城了。
: ...................
--
FROM 118.254.76.*
人只要保养得好,当然可以活上百岁。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五帝本纪,是几千年文献的堆叠,
: 尧舜,还能讲出寿命。到了帝喾以上,就讲不出寿命了,
: 更有可能是帝喾以上,不止一位黄帝,不止一位颛顼,不止一位帝喾。
: ...................
--
FROM 118.254.76.*
不信史记,你就无以可信了。
毕竟太史公接触的资料比你早2000年。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吧,这里面那些是相隔了几百年然后叠在一起的,
: 那些是后世托古的。
: 好好想想什么是姓,什么是氏。
: ...................
--
FROM 118.25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