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地名来源
先秦以及之前,《山海经》的传播范围应该没那么广。
实际上这书的真伪都很成问题。
它是汉代儒生口述成书时代才大规模出现的。
然后又和连山(山)、归藏(海)、易经(经),夏商周三代神圣典籍的传说有所对应,好像是“合订本”一样,很难说是不是汉代人伪造的。
【 在 yuanfei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山海经》。
--
修改:T0OLD FROM 61.48.211.*
FROM 61.48.211.*
山海经本身的真伪都很成问题。
它是汉代儒生口述成书时代才大规模出现的。
然后又和连山(山)、归藏(海)、易经(经),夏商周三代神圣典籍的传说有所对应,好像是“合订本”一样。
很难说是不是汉代人伪造的。
拿山海经说事儿,来证明给某某河流的名称是后人附会,这个猜测完全靠不住。
【 在 yuanfei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山海经》中的渭水、汾水根本就不是今天的渭水和汾水,是东周皇室依照原有渭水汾水的水系结构重新命名现在的渭水和汾水。
--
FROM 61.48.211.*
如果能从墓葬中发掘出这书的先秦版本,这个说法我信。
目前我只能认为这书是汉人伪造作品,而且是同一人伪造的。
用山海经这个名字碰瓷儿连山、归藏和易经,这个伪造的标志太过于明显了。
但也不能说山海经的内容全都是这个伪造者瞎编的。
很可能他是把汉代民间流行的一些神话传说,全都给整书里了。难保这些神话传说里,有没有先秦时代,乃至先商、先夏时代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
【 在 yuanfei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山经》、《海经》、《大荒经》是一体的。现在主流观点是《海经》、《大荒经》是商、周、春秋战国陆续作品,实际上是错误的。整个《山海经》是一体的,是同一人所作,作者应该是大禹的丞相伯益。
--
FROM 61.48.211.*
确实有怀疑黄帝内经是否是假托黄帝之名伪造的。
但这和我说“山海经”碰瓷连山归藏易经有什么关系?
【 在 yuanfei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以以同样的理由怀疑黄帝内经和易经。
--
FROM 61.48.211.*
且不说魏晋之际发丘造假泛滥,就说这套山海经真的是战国文献,和竹书纪年一样,都是实打实的真品,这又能说明什么?
一个孤本,未从任何其他先秦墓葬中发掘出来过,能有多大的流行度?
类似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尧舜禹禅让成了互相囚禁争位?这是先秦时期的共识?
如果山海经是先秦时代共识,甚至能让先秦时代的人,根据这书中的一鳞半爪,来模仿性的命名地名,那这书当时得是多流行啊?起码要比诗经风雅颂什么的,流行的多得多吧?
但是有多少汉初的儒生记得住这本书的内容?又有多少先秦墓葬里挖得出这本书的副本?
这根本就解释不通!
【 在 yuanfei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来就是汲冢里发掘出的。市面上的都被秦始皇烧了。
--
FROM 61.4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