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上源驿之变可能是临时起意
没听过“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你嘴里的大唐不应该只是坐龙椅的几个姓李的,当然还包括拱卫他或者说维护既有体制的诸个方镇。事实就是在唐僭号称皇的都身死族灭没有好下场,包括他朱温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黄巢攻入长安,大家就已经看出大唐是个空架子了,朱温已经动力取而代之的念头。
: 对于朱温来说,哪有什么强敌环伺?最大的强敌首领,就在眼前。
:
--
修改:karin FROM 117.136.62.*
FROM 117.136.62.*
你觉的大俄瓦格纳算反贼不?
你先说岀来被唐廷的哪些重兵围剿啊,再来咧咧兵力被李克用牵制
【 在 gongtsines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重大的决策是因为语言纠纷临时起意?
你信吗?
而且李克用有什么资格嘲笑朱温是反贼?
李克用父子本来也是反贼,被唐廷重兵围剿才逃到大漠上吃灰了。要不是唐廷兵力被李克用父子造反牵制,也不至于黄巢7个月时间内从江西吃瘪到攻入长安称d。
后面为了围剿黄巢,唐廷才被迫赦免李克用父子。
--
FROM 117.136.62.*
这又扯什么淡呢,懿宗朝高骈驱南诏复交趾,收复凉州从山东调来数千兵士屯戍。平庞勋之乱就是征调各镇围剿包括沙陀兵。僖宗朝围攻李克用也是河东平卢代北协同。至于河北王处存王景崇在黄巢攻入关中遣兵勤王护驾,更是超出你的认知了吧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安史之乱的时候,尚有很多地方节度使死保中央。
: 到了唐宣宗以后,各地对唐廷只剩下口头承诺了,这个主要的原因还不在地方,而在唐朝朝廷
: 的空转。牛李党政之后,唐朝朝廷就变成了一个只关系自身利益的小集团,而不是心系万方的共主。
: ...................
--
FROM 223.104.219.*
驴唇不对马嘴地拽几句,诈唬谁呀
晚唐时朝廷文官空降出任中原藩镇节度使倒呈抬头之势,知道不啦。
下面仇鹿鸣的这段够大白话了吧,
至晚唐,各藩镇包括河朔三镇在内或多或少都发生了“骄兵化”的过程,节帅受困于骄兵跋扈,自顾无暇,根本无力挑战唐廷的权威,唐廷与藩镇的关系反而变得稳定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过绝对忠君的意思了吗?
: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 晚唐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是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的状态。
: ...................
--
FROM 125.65.88.*
你这倒说的还靠谱,但有两点,
一是藩镇尤其是割据型藩镇如何保证自己的利益,如李德裕所言,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再如,王绍懿叮咛侄子,礼藩邻,奉朝廷,则家业不坠矣。所以向唐廷进奉也是免不了的。至于边疆和中原藩镇恐怕倒还要等朝廷的转移支付呢
二是李克用更多还是残留旧割据藩镇的思维作派,还停留在跋扈自雄上,被朱温后来居上挤压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藩镇只要自己地盘的利益不受损就完了,挑战唐廷权威做什么?
: 反正独立的藩镇不再向唐廷纳税了,自己当土皇帝。
: 反而是有心重新统一华夏野心的人,比如朱温,比如李克用这些人,才有挑战唐廷权威的意图。
: ...................
--
FROM 125.65.88.*
就是黄巢起义才彻底打破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但是仍然有强大的惯性。如前所述,黄巢攻入关中后河北一些藩镇仍派兵勤王护驾,僖宗朝表现还积极的李茂贞就是河北过来的。所谓称王那还得先从唐廷认证走合法手续,而先称皇的朱温被晋岐吴蜀四方始终视为僭伪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这种藩镇,是在朝廷仍然还存在一定实力,还可以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笼络住藩镇的情况。
: 到了晚唐事情,尤其是黄巢起义以后,这种情况就不存在了,大家都等着看谁先称王,然后跟上。
--
FROM 125.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