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历史上有哪些让人潸然泪下的场景
齐太史直书“崔杼弑君”。
然后,这事儿还有一个有诡异的后续彩蛋:崔杼是“清河崔氏”的鼻祖,一千年后,其后人崔浩,因为“国史案”被族诛。。。
【 在 masterbe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白帝城托孤,秋风五丈原,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徐元直走马荐诸葛
--
FROM 114.250.38.*
1,关于“史官”出身的问题,得看是指的那一类“史官”。如果是说的广义的史官,即《周礼》一系列“史官”的话,他们中应该有为数不少的先秦各国贵族。而如果是指狭义的类似于后世含义的史官的话,其出身可能还需对更多史料的考证,倒也未必就是多显赫的贵族,封地也未必就有。世袭倒可能的确是。
2,至于说崔浩那个事儿。首先最根本的,他被族这个事儿本身,显然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他本人也不是史官,只是领了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而另一方面,具体到修国史这事儿,最夸张的还是他不仅把那些事儿写出来了,而且刻成了碑让大家看。
3,当然,俺把这俩事儿这一块儿,也主要就是图一乐儿。“报应”这么抓马的事儿,比较有戏剧效果……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春秋时,各国史官还是由贵族阶层担任,当时的贵族阶层相对后世来说比较独立(相对的),因为有自己的封地,关系也是盘根错节,很多时候可以连国君的话都不听(当然,后果也自负,如果有的话。)。因为不是国君和权臣任命的,又有不鸟他们的底气,加上一点当时还有的贵族精神,当时的史官就敢秉笔直书。崔杼这个杀了几个史官,后来者还是敢写实,他也知道再杀也是徒劳无功,甚至杀急眼了其它贵族还可能跟他拼命,也够喝一壶的,所以作罢了。
: 后世则不然,集权程度越来越高,史官也都是上级任命的公务员了,还指着俸禄养家全小呢,行事逻辑也就可想而知了。
: 崔浩作为在鲜卑政权里当官的汉人,把鲜卑老祖宗那些丑事全写出来了,在当时绝对属于另类,被杀也是情理之中了。
: ...................
--
修改:molar FROM 223.104.38.*
FROM 114.250.38.*
话说,伍子胥的这一辈子,都在不断的贡献这种大悲大喜的故事。。。
被杀全家——逃出升天——遇明主,帮夺权,四处征战——被托孤——反攻,复仇,大仇得报——被猜忌——自杀——“目睹”败局。
真是天生的悲剧素材。
有推测,屈原也是因为追崇伍子胥,而选择在同一天投江的。。。
【 在 kikiyo 的大作中提到: 】
: 必须要有:
: 伍子胥目悬南门、屈原自投汨罗、范滂别子遗言
:
--
修改:molar FROM 114.250.38.*
FROM 114.250.38.*
嗯,是的。五月初五祭祀伍子胥的说法,至晚汉魏时期就有了。现在在长三角一带,也有将伍子胥作为水神的(不过话说,伍子胥作为被当地人逼死的外地人,真的会提供保佑么。。。)。再则,也容易看出,屈原对伍子胥是景仰的。“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是与比干并列的。
至于戏剧的话,其实历代写伍子胥的剧作满多的。但到了现当代,有一个民族主义叙事的问题在。编剧需要在这方面下功夫诠释以合于当代意识形态和思维习惯。比如现在的这版《封神》里面,去掉了“女娲被调戏,派出妲己”的设定,也没再玩儿“兔子/吐子”的梗。这是比较符合当代人的认知的。
但伍子胥事迹的改变,要难很多,涉及很多可能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而实际上,之前也提到过,历代对于伍子胥的称颂,也因政治环境的变换而多有变迁。先秦主要强调其“忠”;到了汉代,就要强调其“孝”了;再往后,华夷之辩渐起,就又开始强调其“忠”,同时开始淡化其楚国背景。所以,到了现在,要改编成成功的影视剧,恐怕还得再等等的吧。。。
【 在 kikiy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推测不错啊,都是信而见疑、忠而被弃,都是楚国贵族
: 伍子胥的刚烈性格+文武全才,在乱世注定不平凡,结局注定是个悲剧,
: 这么好的题材,也没有被拍成主角电影
: ...................
--
修改:molar FROM 114.250.38.*
FROM 114.2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