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秦国做大就是东方六国博弈的结果
合纵好几次本可以灭了秦国,但是六国各怀鬼胎,都不想灭了秦国给别国做嫁衣,最后都被秦国收拾了,有点像现在的印度,各大国都在拉拢,区别是印度不像秦国那样奋六世余烈
--
FROM 36.142.159.*
如果六国心齐,商鞅前就被灭了
【 在 JSC2023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商鞅什么事?商鞅大幅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 ...
--
FROM 36.142.159.*
当时各国都在变法,或早或晚都得是秦这样的体制。
打其他国家地利远不如秦,没有关中这样的形胜之地,长期下来完蛋是迟早的事。
后来的汉、唐都兴起于关中,之后人口爆炸,关中农业资源不够养活那么多人了,此地的“王气”才慢慢消散。
【 在 JSC2023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商鞅什么事?
: 商鞅大幅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
--
FROM 111.193.138.*
口惠而实不至
真正援助过印度的,只有苏联
【 在 duxuan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合纵好几次本可以灭了秦国,但是六国各怀鬼胎,都不想灭了秦国给别国做嫁衣,最后都被秦国收拾了,有点像现在的印度,各大国都在拉拢,区别是印度不像秦国那样奋六世余烈
--
FROM 117.131.15.170
函谷关在战国就两次被攻破过,并非不可逾越
【 在 T0OLD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各国都在变法,或早或晚都得是秦这样的体制。打其他国家地利远不如秦,没有关中这样的形胜之地,长期下来完蛋是迟早的事。后 ...
--
FROM 36.142.159.*
攻破也不行吧?深入关中腹地,自己补给会有很大问题,大概率被秦关门打狗。后世刘邦、项羽时期,秦国腹地实在空虚,那就没辙了。
商鞅之前的春秋和战国早期,还不兴灭国。(想灭也困难。)商鞅之后,秦国逐渐强大,从技术层面上也灭不了了。
【 在 duxuan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函谷关在战国就两次被攻破过,并非不可逾越
--
FROM 117.107.176.*
五国攻打齐,不照样也没灭齐国么?
齐国从此一蹶不振,为何秦国可以再起?
【 在 duxuan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合纵好几次本可以灭了秦国,但是六国各怀鬼胎,都不想灭了秦国给别国做嫁衣,最后都被秦国收拾了,有点像现在的印度,各大国都在拉拢,区别是印度不像秦国那样奋六世余烈
--
FROM 117.136.64.*
没灭齐是因为乐毅战略错误,还没彻底灭掉齐国就搞绥靖,给了齐国两城翻盘的可能。加上他可能缺乏历史经验,对燕国国君换人的风险预估不足(其实也不能说没有可参考的,吴起就遇到过两次类似的事儿:魏国一次,楚国又一次。),最后自己得不到新君信任,功败垂成,流亡赵国。齐国也翻盘了。不过,齐国当时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七十多城被占,多年积累的珍宝重器悉数入燕,复国也掀不起啥风浪了。
相比于齐国被揍的垂死惨状,秦国顶多是皮外伤,还是轻伤,给三晋几座城,再配合外交手段,常规套路就能轻松化解了。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五国攻打齐,不照样也没灭齐国么?
: 齐国从此一蹶不振,为何秦国可以再起?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
看看
--
FROM 180.77.117.*
连出了六代明君
【 在 duxuan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合纵好几次本可以灭了秦国,但是六国各怀鬼胎,都不想灭了秦国给别国做嫁衣,最后都被秦国收拾了,有点像现在的印度,各大国都在拉拢,区别是印度不像秦国那样奋六世余烈
: --
:
--
FROM 113.22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