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毛笔到底啥时候发明的
有说法是蒙恬发明的,感觉太晚了
看清华简上的字,应该是毛笔书写,不是刻刀刻的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18.199.66.*
有人它在认为商朝就已经采用,当时正规的官方文书已经用竹简木牍来传播,甲骨文只用于祭祀现场;有人认为它出现在西周时,是周王室和巫史阶层垄断的工具;而更多人认为它在春秋时才开始出现,战国早期才在各诸侯国普及。
从考古发掘的结果来看,不要说商朝,能够确认为西周时的竹简也根本没有,偶尔发现的推断为春秋晚期的竹简也饱受质疑,而且这些竹简仅是寥寥无几的几段残简,文字模糊晦涩、很难确证。相对来说发现较多、成卷成册的竹简只能追溯到战国早期,而且这些战国竹简中来自南方楚国遗存的占了很大的比例。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认为是战国吧
: 【 在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有说法是蒙恬发明的,感觉太晚了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18.199.66.*
有道理
涂色的那个工具可能类似于毛笔
只是可能还没形成后来的形制
【 在 woodyue 的大作中提到: 】
: 甲骨文有涂朱或者涂墨,也有只写没刻的
: 已经有毛笔了也不是不可能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18.199.66.*
有道理
涂色的那个工具可能类似于毛笔
只是可能还没形成后来的形制
【 在 woodyue 的大作中提到: 】
: 甲骨文有涂朱或者涂墨,也有只写没刻的
: 已经有毛笔了也不是不可能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18.199.66.*
你说的这俩
陶寺那个符号用手指写问题不大
半坡那个图案更接近于刻或者印上去的,应该是用比较细比较硬的工具,色彩可能是抹上去的。
前面那位说的涂朱,可能用的是动物尾巴或者类似刷子一类的工具。这和毛笔有点像,但是还不是毛笔。
清华简上字的笔画,是有明显的毛笔笔法的。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半坡遗址BC4000出土人面鱼纹彩陶盆,用作幼儿的瓮棺盖子,
: 你猜猜使用什么画的。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18.199.66.*
嗯。
但是这些花纹没有毛笔的特点,
应该是硬笔绘制的。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要考虑到整个仰韶文化的彩陶量。
: 以及各种的鱼纹 鸟纹 花瓣纹。
: 没有笔是干不了这活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18.1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