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高考,这两天刚好在看那本美国人写的《寒门弟子上大学》,又想起了前几年所看的何棅隶的《明清社会史论》,以及北岛的《城门开及在暴风雨中》,以及《七十年代》,还有国朝建立后,关于高考的几次大论,要不要高考,以什么为标准,怎么选人。
以下是看些书之后的印象和感想,都是一孔之见,很是鄙陋,仅抛砖引玉。
中国人现在还坚持着高考,真是太感谢老祖宗的文明传统与遗产的强大,不得不如此。当然,随着随着文明的变化,也许未来有着根本路径的改变。前几天看北大的美国籍历史教授陆杨就是批判中国的高考制度,说中国人及文化对公平的追求,窒息了创造性,应向美国学习。也是一种意见。
国朝建立后,怎么选人,要不要高考,是有很大争论的。后来定下还是要高考的,但高考怎么考怎么选人,又面临争论和选择。以分数选人还是以品行出身选人,最后定高考还是要的,选人时既要考虑分数,又要严卡出身。
但既使如此,高考选人的结果,还是大部分是,城市中是小职员小商人,教师,医生等对等、农村是贫中富农这些人的孩子居多,真正的功勋子弟大部分是考不上的。
进入近现代社会中,不论中西方,其实大学本身已经有了出身的作用,新中国建立后,干部的选人,或者干部身份的获得,很大途径也是需要经过大学(或者类似的),才能合法的进入科层体制。因此当时高考的结果,被很多功勋集团的后代很不认可,这才才有了当年的废除高考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可见北岛的《城门开》《在暴风雨中》还有那本北岛主编那本当代名人多人回忆自己青少年的《七十年代》,里面写的一段印象很深刻,说红卫兵其实前后分两种,可以说截然不同,前一批后来对北岛说,努力学习或者你们现在的奋斗,没什么,咱们40年后见结果.
在《明清社会史论》中,何棅隶利用明清的登科录,统计进士的出身,三代白身的在明初占比有60%多,到了明后期,下降到40%多,清朝一直是40-50%之间。白身就是三代无任何功名的。在看过一篇论文中,统计宋代宋理宗的进士出身,三代白身的占比近70%,三代是将仕郎及一下出身的能占比近90%,高等出身也就10%不到。
这几天刚开始翻这本美国人写的反映美国人上大学选人的《寒门子弟上大学-美国精英大学何以背弃贫困学生》,想到很久看过的那个纪录片《人生七年》更是感慨。
早在互联网问下刚刚兴起的时候,看西方传来的玄幻类小说,以及本土按照其设定写的玄幻小说,当初看的时候,有个严重的不适应,就是西方玄幻的世界观设定中,血统很重要,血统几乎就是合法性的来源。这一点让当初的我,几乎看不下去,后来才慢慢习惯。
西方世界很显然,血统论是一个很底层的规则,否则不可能写玄幻小说,潜意识的就把这种当做基本的设定。但是为什么让我如此的不适应呢。
后来才想明白,中西方的路径依赖是不同的。中国自古以来,孔子在《春秋》中就讥讽世卿世禄,更是有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社会理想,这在中国古代社会就是政治正确,为什么陈胜吴广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项羽说可取得代之,这就是从上到下的文化潜意识。
血统论在中国古代就是政治不正确,被批判的,即使最讲血统出身的两晋南北朝,也要批上德行这套外衣,才能讲出身。但是到了隋唐,朝廷均田,分各科选人,为什么诏令一出,没有太大的波澜就推行下去了,这也与自古以来的这种政治理想或者政治正确,有着很大的关系。
中国历史,制定依照出身,血统选人,享有各种特权的,其大都有着严重的胡族色彩。如北魏,元,本土出身的文明,很少以血统,出身来选人。最多就是区分良贱,但是贱,也并非世袭血统的,改换职业,也是可以经过三代转为良人的。
西方这套高考选人制度,推荐信,综合素质考察,本质也是血统制,阶层永固。其实都是中国在两晋南北朝玩剩下的,也是在WENGE中玩不下去的。但是西方这套却精巧的多。以快乐教育、素质教育为名,以市场为名,巧妙的完成了血统与阶层的永固。
如今,国朝也在慢慢的朝这套制度学习。
--
FROM 58.3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