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狄、匈奴、鲜卑、契丹、蒙古、女真
古代东北平原两侧的民族差异比较大,东胡系和肃慎系之间,还有个扶余系的,但扶余系却在高句丽和扶余灭亡后迅速消失,可能因为农耕民族,更容易融入汉、朝鲜等民族。
【 在 freesou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有远近,鲜卑契丹蒙古都是东胡一系,关系就近,女真是渔猎民族,地方也不一样,
: 关系就远
--
FROM 183.129.23.82
高句丽后裔融入唐多还是渤海多?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夫余系主要分布在肃慎系之南。夫余系消失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粟末靺鞨的南下……
--
FROM 183.129.23.82
高句丽疆域跟渤海降雨重叠比较少吧?为何会认为跟靺鞨人南下有关?不是大部分在唐管辖范围内吗?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新/旧唐书》的记载,高句丽灭国时,大体有70万户,300+万人口。但这是高国中各族的人口总数。
: 而高句丽灭国之后,按耿铁华的估计,高丽遗民大体分四块儿:内迁、辽东、半岛北部、投奔新罗,这四部分大体都在20万左右。后来营州之乱之后,又迁了几万到内地。另外还有一些七七八八的,比如投奔突厥的,投奔靺鞨人的等等,这些是小头。
大头在哪?前面加起来也不到100万
: 至于后来渤海国的部族构成,笼统说是三块儿:高丽别种/白山靺鞨、粟末靺鞨、高句丽遗民。其中后两者无争议,但是第一个有争议(偏偏“大氏”出自这里)。然后的故事就是,因为东北亚历史的敏感性,所以很容易能猜出东北亚各国学者各自认为这一部分部族是源自高句丽还是源自靺
: ...................
--
FROM 183.129.23.82
你上一贴不是说扶余人消失跟靺鞨人南下有关吗?但高句丽和渤海疆域重叠区域比较小吧,按说不会大量被靺鞨同化吧?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啥意思?没大看懂问题。。。
: 其他的应该是人口损失,和其他部族人口。
--
FROM 183.129.23.82